第(3/3)頁 所謂通榜,即主考官根據(jù)學子在民間上的才德聲望,制成“榜貼”,有時候也委派專人進行這種采訪,叫做“通榜貼”,簡稱通榜,為考官在錄取時參考。 所謂行卷就是學子在考試前,將自己平時所作的詩文擇其佳者匯集成冊,投獻達官顯貴,世族門閥,以求其賞識,向考官推薦。 還有學子直接向主管考試的尚書省禮部投卷,稱之為省卷,又稱公卷,以供考官參考。 “殿下,這一榜一卷本就有些水分了,貴者以勢托,富者以財托,親故者以情托。可最近有個叫薛子收的,只要肯花錢,他都能幫人列甲科。” 這可有意思了,花錢就能買,那特么還考什么,直接辦場拍賣會好不好。 國家花費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就是為了挑選治國理政的干才。現(xiàn)在倒成了一些人發(fā)財?shù)耐緩搅耍@和東漢賣官鬻爵有什么區(qū)別。 啪,李承乾直接就砸了手中的茶盞,隨即大怒道:“這個薛子收是個什么東西,拿國家的法度當什么,他是那部的官員。” “殿下,這個薛子收只不過是禮部的一個小小的郎中,聽說和蕭瑀的小女兒剛定了親事。而且現(xiàn)在還沒有放榜,要是現(xiàn)在抓了他人家矢口否認怎么辦。” 老頭兒這話得對,現(xiàn)在要去抓了人就打草驚蛇了,回頭人家說就騙財,你能把人家怎么樣。 而提到蕭瑀,李承乾明白了,肯定是李泰那小子又讓人算計了。老頭兒之所以不想說是因為李泰是東宮的對手,幫他就是對自己的不忠。 但這事關(guān)國家社稷,不說又不行,著實讓這位老夫子左右為難一陣兒。 “張師傅,你的顧慮本宮明白,多半是有人算計青雀。 有些事是要早些處理的,等事情敗露了陛下的面上會更不好看,你覺得岑文本看不出來嗎?本宮可是聽說他的外甥也在這一科中。” “一會兒本宮去見陛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