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得不說,林父的能力比張楓想象的還要強大。 把海獸頭蓋骨交給林父后,張楓就沒管了,僅僅三天時間,新公司就注冊完成了。 這是一家由三方勢力控股的公司,分別是張楓,林父,和夏城生物。 張楓是原材料的提供方,理應占一分,林父把林氏生物制藥公司并入其中,并提供后續的資金支持,所以也占一分。 而夏城生物就是這次談判的重點——官方代表。 具體如何談的,張楓不清楚,但最終他們將會提供資金和大量科研人員,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張楓占股百分之二十,林父公司占股百分之二十九。 這個百分之五十一是沒得談的,上面需要絕對的控股權,剩下的四十九就留給張楓和林父自己分了。 林父本想把大頭給張楓的,但被張楓給拒絕了,林父身為長輩,自然得多拿一些,反正都是一家人,林父也只有林雨蘭一個女兒,到時候,這些不都還是他張楓的?咳咳…… 而新公司的名字由張楓命名,他取名為“蘭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沒錯,直接用的林雨蘭的名字,只不過是反著來的。 這讓林雨蘭頗有些不好意思,但張楓不給她反駁的機會,就這么定了下來。 不過在簽署協議之前,林父又給了張楓一個建議。 他覺得張楓個人占股這么多的話,太過高調了,建議張楓再注冊一個公司,用公司的名義來入股。 做生意,有時候需要高調,但大部分時候,還是需要低調,默默地發展才是硬道理。 對此,張楓也沒有什么意見,反正都是自己的,無非是左手倒右手。 于是,張楓又成立了一個公司,名叫“楓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且這個公司并不是張楓百分百控股,而是他把其中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給了林雨蘭,由兩個人公共控股。 這些股份林雨蘭自然不肯要,她覺得這是屬于張楓的,自己什么都沒付出,沒有理由占這么多股份。 但張楓的態度卻強硬無比,他本來就虧欠林雨蘭太多了,這只能算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補償而已。 最終,林雨蘭還是屈服在了張楓的yin威之下,乖乖的接受了這將近一半的股份。 不過她心里暗暗發誓,這是兩個人共同的財產,她一定要好好的打理,不能給張楓拖后腿。 很快,兩家公司都成立了,辦公地點也有現成的,就是原林氏生物制藥的大樓,現被更改為“蘭雨生物科技大廈”。 這棟大樓才使用沒多久,雖然不是很大,但它是嶄新的,地下還有不少層,完全可以當做蘭雨生物科技的總部大樓,空間足夠用了,如果以后真的研究出什么成果賺到錢后,還可以再換更好的地方。 然后就是科研人員和各種昂貴的儀器了。 認真起來的話,上面的辦事效率很高。 那些林父都挖不來的人、買不來的機器,現在都像是不要錢一樣往大樓里進。 本來那些科研人員是不愿意過來的,他們在各個研究所里研究挺好的,不想突然換一個陌生的環境。 但當他們的領導拿來一些保密資料后,他們的眼睛都直了,甚至都不用領導動員,他們自己都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 疑似巨型的新物種啊! 不說別的,只要能確定這個東西的確實是新物種,并且能分析出對方的體型,習性,棲居地之類的,就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了! 更別提再研究出什么新材料,新藥物之類的,說不定能入圍國際頂尖的大獎了,為國爭國,青史留名,就在眼前! 蘭雨生物科技大廈地表有三十層,地下有十層,這塊海獸頭蓋骨就存放在地下十層。 除了那些核心的科研人員外,其他人,包括這棟大廈里工作的員工,都不知道地底下還放了這么一個東西。 其實張楓不知道的是,上面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重視這塊頭蓋骨。 當林父把一部分資料數據拿給相關人員看了后,對方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得到這個東西!不惜一切代價! 因為身為官方,他們想的要比一般人甚至比林父想得好要多。 林父想的是研究出來新材料,然后通過專利賺錢,張楓想的是拿到異界去發展,他們思考的都是民用方面。 但上面想的,卻是能不用把科研成果運用在軍事上! 就比如這個頭蓋骨的防御力,這已經強大到變態的地步了,別說子彈了,就是一般的炸彈也破壞不了! 這要是能做成防彈衣,做成坦克裝甲,豈不是無敵? 還有那種腐蝕性極強的液體,除了頭蓋骨本身外,竟然暫時找不到容器能夠盛放,因為不管是再堅硬的東西,都能被不同程度的腐蝕! 這玩意要是能制造成武器,豈不是能輕易腐蝕敵人的防御堡壘?那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 所以上面對待這件事的態度上,比張楓和林父還要認真。 這也是林父能這么快促成這件事的原因之一。 當然,也不是什么人都有和上面合作的資格,張楓和林父都已經被調查八百遍了。 林父是愛國商人,本身實力雄厚,也有一定的科研資源,往上數三代,那也是參加過開國運動的功臣之一,只不過到林父這兒,他并沒有選擇從政,而是選擇經商,但在政界,林父也是有不少兄弟姐妹的,可以說根正苗紅,完美有資格合作。 張楓是林父的女婿,身世清白,有林父極力的保證,再加上他提供了這個神奇的頭蓋骨,自然也是有資格的——說到底,如果沒有林父和其背后的勢力,張楓還不一定有資格呢! 如果只是張楓自己的話,上面可能會用高價、甚至天價把東西從張楓手里買下來,肯定不會虧待了張楓。 至于張楓想享受后續的研究成果?那就有些異想天開了。 什么?你說不愿意賣?小兄弟,我勸三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