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冷卻之后,廢了很大的功夫去細磨,實在無法磨平的地方就釘出空來,即時固定住內部的皮革,也能配上裝飾品,看上去顯得十分華麗。 但也僅是華麗而已,并且很重,穿上還彎不了腰。 受限于鐵的質量,防御力是有,但遭到劈砍可能就裂了,甚至箭矢一射都能射穿。 “此物華也。”程嬰滿是嫌棄地說:“為惡金所造,自用?” 呂武就說是要當禮物。 程嬰聽得一愣,開始了“哈哈”大笑。 原來,壓根就沒人會穿鐵甲。 不穿的原因也很簡單,都知道制鐵工藝不過關,再來就是鐵很容易生銹,穿了粘滿身鐵銹不提,還會出現各種皮膚病。 呂武“呵呵”笑了幾聲,轉身就走。 沒三天,他重新帶著一副甲胄過來。 “其速,勁也!”程嬰看到的是一副看上去銅燦燦的盔甲,并且上面還有緞帶以及柳絮,驚得下巴都快掉了,問道:“何以教我?” 呂武只是在那一副鐵甲外面熔了一層薄薄的銅,再利用釘孔技術反復使用繩子固定。 這就是為什么甲胄,會有布上貼著銅片的緞帶這種東西。 為了這么一件甲胄,三十來名匠人忙碌了整整二十四天,直至到了要出發前,才算是弄出了這么一件樣子貨。 而呂武當然不會告訴程嬰那么多。 挑選了三十名武士,又召喚來五十名青壯,帶上七輛馬車,呂武率領隊伍出發了。 這一次呂武可是有乘坐戰車。 戰車就是原先沒了一個轱轆的那一輛,被換上了一個轱轆,又清洗干凈,但一樣還是沒有車軸。 家老卓說什么都要當御(駕車的)。 青則自請戎右(負責右邊的戰士),為此還跟競爭對手干了幾架。 呂武當然是正主。 一輛“革車”的人員配置也就算齊了。 隊伍只有八十來人,算不上浩浩蕩蕩,更沒打出什么旗號。 呂武乘坐的戰車當然是在最前方,車左跟著負著背簍小跑的程嬰,身后第一序列是二十名武士,第二序列則是五十名青壯,最后面則是十七輛馬車和牛車。 另外的十名武士,他們分散在隊伍的周邊跟著移動的同時,也是進行偵查以及作為預警用。 一路上,再次看到了荒無人員的自然面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