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自信。” “迷茫和不自信本質上其實是同一件事……好吧,也算你對了。不如再猜猜看他現(xiàn)在正面臨著什么樣的處境?” 方白手捧酒杯,聽言安靜地瞅著那個男生,根據(jù)他的外貌、表情和神態(tài)分析想象他現(xiàn)在的生活。 天氣偏冷,卻還穿著短袖,說明長期宅在宿舍里,對外界變化不太敏感。進一步分析,可以說是內向型。 眼神不太自信,說話總是習慣等別人說完再附和一兩句,有時干脆不說,就逮著烤串吃,不適應交際場合。這佐證了上一條觀點,也說明了他起碼最近的生活過得不大如意……或者說,對未來不太有把握? 迷茫的大學生,這種情況和例子多的是,但絕不會是大一或者大二的少爺們。 因此方白推斷他是快要畢業(yè)的大三、大四學生,正處于將要畢業(yè)的特有迷茫狀態(tài),而且可能還在找合適的實習? 雖然看樣子一定沒找到就對了。 總而言之,不是個生活順心的人,還很有可能感覺自己在朋友們的行列中有些掉隊。 內向加不如意,要么從此一路高歌奮發(fā)圖強,要么自暴自棄幾經(jīng)坎坷。 這樣的人會更加敏感自己的交際障礙,更早預料到不如人的委屈,卻苦于快畢業(yè)時間不夠和困難重重等各種特殊因素,而只有一個模糊大概、且具體實現(xiàn)可能未知的自我解決辦法。 林一秋說迷茫和不自信本質上是同一回事,但方白現(xiàn)在就有點不一樣的意見,迷茫是迷茫,不自信是不自信,究其根本,是不自信導致了迷茫的產(chǎn)生。 對自我能力不自信,對機遇可能不自信,對交際表現(xiàn)不自信,對方方面面的不自信……如此種種,全部加在一起,才構成了”什么都有點想做,可什么都不太敢做,又什么都不知道該不該做?”的迷茫。 要是自信的人的話,看黑帽衫男生的朋友表現(xiàn)就知道了,他們眼睛里滿滿的都是對生活的目標,說話大聲有力,小圈子里混得開,才不會想那么多。 你甭管人家是因為有關系、富二代還是真學識才如此表現(xiàn)的,但只要眼里有這股自信勁兒,任何初見的人都不會把你當一個草包,都得夸一聲好小伙子,年輕有干勁。 方白心里有些感慨,把自己的這些分析拾掇著些重要的給林一秋說了。 林一秋喝了一大杯酒聽完他的分析,“嘿”了一聲,然后問道: “那么方白,你現(xiàn)在又是在干什么?你覺得你拍戲之前跟他的生活狀態(tài)比起來如何?” 方白愣住了,手里的烤串兒卡在嘴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