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豆花和湯圓,喜歡咸還是甜 吃什么,都是福至團圓 冬至的,龍抄手,夾兩筷御寒 多少年,始終溫暖—— 喝上一口蓋碗的茶 時光漫過杯沿,自在且悠然 不同的方言,講述著,相同的留戀 在錦官,樂不思返——” 一聲長調(diào)結(jié)尾,臺下掌聲如雷海。 這顯然是一首成功的開場曲。 開場曲這種東西,與比賽用的曲目不同,多數(shù)都是“大團圓”風格類型,再要不就是使勁往華麗冒的“高大上”風格類型。 大白貓選手這一首《錦中客》,就明顯走的是“大團圓”風格,屬于比賽中唱會被吊打成渣,但活躍氣氛就是很莫名很好用的那種,真的是選對歌了。 既然選手已經(jīng)唱完,三位評委老師的觀眾們的掌聲抬過去,就開始了自己的點評。 因為是比賽,所以點評不是評分,友情調(diào)侃大過于唱法技巧評價。 ——也就是花花轎子眾人抬。 首先是大老師: “這位新選手妹妹,首先我要跟你說的就是,這首歌你唱得很好。 我還從你的聲音聽出來,有一點男孩子氣。再加上你今天這么個玩偶服的裝扮啊……所以我斷定你在平時生活中,是個性格比較調(diào)皮的女孩子。” 大白貓選手身體不自然地抖動了一下,然后又是一下。 很奇怪,像是躲在玩偶服里面的人正忍不住聳肩。 大老師以為它在害羞,繼續(xù)調(diào)侃: “貓貓你別抖,你還害羞什么?你不是巴蜀的辣妹子嗎?” 又整出一句不知從哪兒學(xué)來的巴蜀方言: “耶!辣妹子還要害羞嗦!” 陳天王坐在評委席最右邊的位置上發(fā)笑: “皮孩子是吧?我們這兒不是有個常年在學(xué)生的教授嗎?那可得交給蕓姐調(diào)教了。 蕓姐,內(nèi)陸的年輕音樂人我不熟,你帶過那么多孩子,知不知道我們現(xiàn)在面前的這個辣妹子是誰?” 蕓姐沒好氣地白了陳天王一眼,不過沒生氣。 她長長地“嗯”了一聲,在觀眾們期待的注視下皺眉想了一會兒,把腦海里帶過的蓉城女音樂人學(xué)生記憶,都拿出來翻了翻。 想了一會兒,蕓姐的嘴里不確定地冒出來幾個女孩兒的名字,都是新一代很有人氣的美女音樂人,全部出身蓉城。 但大白貓選手沒有一點反應(yīng)。 其實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一點反應(yīng)……只是它對每個人名的反應(yīng)都是相同的。 都是身體不自然抖動兩下。 這個抖動,有時候是聳肩,有時候可能是抬爪捂臉,有時候則是上下晃晃貓頭,在精細打光下顯得毛茸茸的大耳朵,就這么在空氣里一直亂蕩個不停。 毛都亂了。 看得有一點點小精致強迫癥的蕓姐,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沖動,想幾個跨步?jīng)_上舞臺里去,幫貓貓頭順毛——怎么可能真的發(fā)生,開玩笑的啦。 她露出疑惑的神色,這次可不是評委組演戲,而是真的想不出來了。 大白貓選手唱《錦中客》的這個女聲,音色音調(diào)其實頗有特征,按理來說辨識度比較高,如果真是某個優(yōu)秀音樂人的話,只要多發(fā)幾首歌,大家是肯定能認出來的。 但就是這么奇怪,沒一個對的起來呀……基本上能想起來風格相似的女音樂人人名,蕓姐都一一猜過了,除了她學(xué)生以外的也都猜過了,真是怪哉怪哉。 陳天王也是一臉懵逼,他只熟港臺地區(qū)的老面孔,而年輕藝人里…… 除了女兒喜歡的幾個偶像明星,他根本猜不出來幾個眼熟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