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未曾想,他們突然發(fā)兵攻打黎洲。” 廉止臉色瞬變! 黎洲,覃王管轄之地,那里在覃王的治理下,百姓安居,貿易發(fā)達,尤其農業(yè)極好。 許多吃食,皆從黎洲銷往各地。 甚至至各國。 那是個好地方。 但是! 那里兵馬不多。 興許是覃王不想讓人覺得他有爭儲之心,抑或是,他自己不注重這一點,黎洲兵馬不多。 如若滿打滿算,至多五萬。 五萬兵馬,大戰(zhàn)來臨,根本無從抵抗。 尤其這是整個黎洲滿打滿算。 如若只是單單的黎洲城,可能也就至多兩萬兵馬。 甚至都未有。 遼源發(fā)兵突然攻打黎洲,應是早已算好,所以他們兵馬必足,黎洲根本無從抵抗。 廉止立時說:“拿東擎地圖來!” “是!” 暗衛(wèi)即刻把地圖拿來,廉止在桌上飛快攤開,快速看起來。 “遼源走的是何處?” “伏山,不唐鎮(zhèn)。” 廉止視線瞬間落在地圖上的一個地方。 那里標注著一座山,一個鎮(zhèn)。 伏山,不唐鎮(zhèn)。 這個地方位于黎洲最外面,與遼源相對,中間隔著一條河。 河面寬,遼源要過來,須乘船。 也就是說,遼源要侵入伏山,必須乘船。 而如若他們乘船,必會被發(fā)現。 即被發(fā)現,那還如何攻打? 尤其,最為重要的一點,河對面是遼闊的草原,一望無垠。 那里未有城,有的是遼源做錯了事的人的流放之地。 那里是無用之人的地方,是被遺棄了的地方。 這樣的一個地方,又怎會成為遼源想要攻打帝臨的地方? 廉止思緒極快的動,很快,他的心沉重了。 是,那里不可能成為遼源想要攻打帝臨的地方。 但這世間之事,只要你夠足智多謀,只要你夠有耐心,那便未有可能的。 流放之地,一年流放幾十,上百,抑或上千,幾千,那么,五年是多少,十年是多少? 如若遼源早便想好了從此地出發(fā),也就至多五年,便可湊齊軍隊幾萬。 十年,便是十萬,甚至更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