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方五,帶人去前方哨探,有消息不許輕舉妄動。” “老七,馬上安排人前去右側一線海邊,提防敵軍從后面偷襲。” “……” 一系列的命令后,方醒也找了個地方坐下。 黃鐘這是第一次面臨戰陣,有些拘束的道:“伯爺,那些倭寇應該是不敢走右側的吧?不然驚動了沿途的百姓,那偷襲豈不是落空了!” 方醒喝了一口冰糖雪梨,舒坦的道:“伯律,戰陣之事不可輕忽,任何可能都得考慮進去,不然你最放心的地方,很有可能會成為敵軍的突擊點!馬虎不得啊!” 黃鐘赧然道:“在下未曾經歷戰陣,倒是讓伯爺見笑了。” 在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后,方醒對黃鐘已經很放心了,于是就說道:“不只是戰陣上如此,政爭、學術之爭無不講究兵法,所以回頭你可以看看這些書,舉一反三。” 華夏人在漫長的爭斗史上,一代代的把這些思想傳承下來,包括那些歇后語、警句之類的東西,都包含著這些內容。 等待是無聊的,方醒靠在一棵大樹的樹干上假寐,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陣細微的腳步聲傳來。 “老爺,發現了倭寇的斥候。” 方醒睜開眼睛,看到不是方五,而是去了右側的那個家丁。他嘆道:“瑪德!果然是小鬼子!說吧,在哪?” “就在樊家村過來一點。” 方醒深呼吸一口氣,喝道:“令方五繼續原地監控,留一個百戶所在此,其余人,都馬上出發!” 黃鐘聽到后,看向方醒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敬服。 他原先只是個小吏,雖然得到了縣令的賞識。可來到金陵后,一個禮部尚書的門子都能讓他顏面掃地。在走投無路時遇到了方醒招攬,這才有些不情不愿的來到了方家莊。 可在深入了解方醒后,特別是在見識了所謂的‘方學’后,他感到自己以前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而剛才方醒的提前安排,導致了倭寇的偷襲落空,這種判斷力讓他覺得自己這個東主以后…… 興和伯以后一定能名留青史的吧? 帶著這種期待的心情,黃鐘緊緊的跟上了隊伍。 “伯爺還沒來嗎?” 就在海門衛城的東南五里多的一個小土包上,兩名斥候正拿著望遠鏡在觀察著海邊的火光。 “他們上岸了。” 那些倭寇很狡猾,只是點了兩只火把,這樣被發現也會被認為是趕夜路的人。 “他們向海門衛去了。” 一個斥候焦慮的小聲說道:“要不咱們冒險示警吧!” 斥候們的身上都帶的有類似于沖天炮的煙花,一旦點燃,能及時示警的同時,也會像螢火蟲般的引來敵人。 另一名斥候咬牙道:“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