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家大人說了,只因正旦忙碌至今,無法前來,請興和伯見諒。” 來人正是王謙,他坐在下,言笑晏晏的,仿佛是來走親戚。 方醒接過禮單,看到都是些字畫瓷器之類的玩意,就淡淡的道:“可方某家貧,回不起啊!” 王謙的眉心一皺,看著在門口盯著自己的小刀和辛老七都身穿新衣,而且那布料看著細膩之極,居然是自己從未見過的,心中不禁鄙夷了一番方醒的摳門。 不過坐了一下,王謙就起身告辭了,態度很是謙卑。 等人一走,方醒就命小刀去查王謙是否只是來方家莊送禮。 消息很快就傳來了,紀綱此次居然是給和自己有間隙的人家都送了禮,反而那些大學士之類的大臣根本就沒沾邊。 “這貨難道真是改邪歸正了?” 這個疑問不但是方醒有,不少人都抱著同樣的問題。 …… “著興和伯統管聚寶山衛……” 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方醒就接到了這份旨意。 來頒旨的就是大太監,程序走完后,他干咳道:“興和伯,聚寶山衛乃是太孫殿下的親軍,陛下望你兢兢業業,輔佐好太孫殿下。” 方醒拿出個小荷包,大大咧咧的遞過去,然后笑道:“公公請轉告陛下,營中我是不會經常去的,至于太孫殿下,那自然是沒說的,不服氣的就打!打到他服氣為止。” “你啊你!咱家走了。” 等回去,大太監把整個過程都轉告了朱棣,特別是那個小荷包,他哭笑不得的摸出來,打開道:“陛下,這就是興和伯給的好處。” 太監去傳旨,接旨人家送些好處,這個已經成了不公開的潛規則。只要不過分,朱棣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朱棣瞥了一眼,嫌棄的道:“朕的身邊人他就只給這個?” 小荷包里只有一個銀像,重量頂多二兩,不過卻是壽星公的造型。 大太監看到朱瞻基進來了,就笑道:“興和伯這是在轉著彎的祝陛下萬壽無疆呢!” “老奴也跟著沾光,能長長久久的伺候陛下。” 朱瞻基看了一眼,就道:“孫兒謝過皇爺爺。” 朱棣冷哼一聲道:“既是你自己選中的人,那此后若是看走眼了,可別怪朕不留情面!” 就像是藩王們以前都有自己的衛隊,多的幾千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