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哎!真是麻煩啊!” 方醒不喜歡麻煩,所以干脆叫來了黃鐘,把這攤子事情交給他去處理。 “節約為本,咱們不是在修造花園,除了道路之外,其它地方都不平整了,浪費耕地。買些種子種下去,等幾年過去,肯定是鳥語花香?!? 今天是正月十四,小白回來就說今晚午門外有燈會,連張淑慧都動心了。 方醒也有些意動,畢竟這是一年中最歡快的時刻。 “少爺,有燈山呢!” 小白說完就想起方醒還在禁足期,不禁有些悵然。 方醒看到妻妾都極力的裝作平淡之色,就豪爽的道:“且等為夫的手段?!? 回到書房,方醒想了想,然后就寫了份奏折,命辛老七趕緊送給朱瞻基。 坐牢也有放風的時間,可禁足只能在朱瞻基的陪同下到隔壁去視察未來的書院。 這日子沒法過了! 等奏折被送到朱棣的手里時,已經是午飯后了。 “這豎子又想折騰什么東西?” 朱棣把奏折拿遠些,慢慢看去。 “……臣聞有生而知之者,然多類仲永。” 有點意思,朱棣繼續看下去。 “……我朝重開科舉,取流水不腐之意……” 科舉本就是用于打破世家壟斷知識和官職的重要舉措,這種模式放之四海、上下千年皆準。 “……我朝科舉取士,下則外放牧民,上則留待館閣修書、觀政……而日后登高位,調和陰陽,輔佐君王者大多出自此輩?!? 此時的大明還算是好些,那些輔政大臣多是朱棣親自簡拔,要是到了以后…… ——非進士不入翰林! ——非翰林不入內閣! 朱棣看到這里,不禁微微點頭,其實他心中已經有了些這種想法。 目前的輔政大臣們,都是朱棣親手選出來的,而且還帶著他們親歷戰陣。 以其說這些人是天才,還不如說大明目前是在修生養息期間,無為而治。 “臣以為,輔佐君王者,當非高居廟堂,夸夸其談之輩?!? 朱棣終于看到了火藥味,不過他只是撫須微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