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瞻基點點頭,方醒這才笑道:“儒家講求的是格物認知、修心、修身、再次齊家,你覺得這是什么?治國之道?” “可若是沒有這些,人心如何堅固!如何治學?” 解縉有些不爽的反駁道,在他看來,大學中的這些教誨就是人生真諦,不可更改一字。 呵呵! 方醒笑了笑,淡淡的道:“可我怎么覺著這是在修道呢?” 解縉勃然大怒,可方醒不給他辯駁的機會,接著道:“人生而不同,修心修身確實是有必要!” 解縉面色稍霽,朱瞻基的身體不禁稍稍后仰,因為他知道方醒的手段,這是在先抑后揚。 “可這只是你們的一廂情愿而已!” 方醒冷笑道:“所謂修心修身,在我看來,環境影響才是最大的因素,其次則是人心。龍生九子尚且不同,儒家就想憑著那幾本書讓世界大同嗎?笑話!” 解縉怒道:“胡言亂語!若無儒學修正人心,何來的井然有序,何來的上下尊卑!” 儒家教育我們,天地君親師,當然,這里面還隱藏著一位官老爺沒說。 平民你得對官吏服服帖帖的,因為這是秩序的需要,更是階層的自然劃分。 “你看,這沒說幾句就原形畢露了吧!” 方醒笑道:“漢以前,秦法嚴峻,可商君后來慘死,這就是代價。” “董仲舒喊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后以迎合君王為己任,終于成功的讓儒學成為顯學,高居廟堂,覆蓋蒼生…..” “可后來呢?” 方醒譏笑道:“獨尊儒術之后,幾代興,幾代亡?” 儒家統治下的中原王朝,總是陷入到治亂循環中去,概莫能外。 “修身?那些貪官污吏可是修過了?” “若是修過,為何無用?” “人性本貪,此至理也!” 方醒起身,走到桌子邊上給每人倒了杯茶,然后踱步道:“在我看來,儒學有用,可只能用于輔助,而非治國!” 方醒壓壓手,示意解縉等自己說完。 “不是人人都能被教授成為大德高士,以其一味的喊口號,還不如踏踏實實的承認自己的不足,引入其它學說來補益自身。” 想起大明開國至今被法辦的貪官,解縉默然,顯然他也知道,儒學一味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標榜自己的德操,這是過猶不及。 “其后就是文章。” 說起文章,方醒就不禁搖頭道:“科舉取材,用于治理天下,可你們居然認為靠著那些八股文章考出來的學生就能治理天下?” “還半部論語治天下,你們知道怎么打造兵器嗎?知道怎么種田嗎?知道怎么打造海船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