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德華兄,下次再有這等布局,還請先告知小弟才是。” 朱瞻基臨走前有些不大放心,他知道方醒能坑倭國人的飛蛾,那肯定不是一般的飛蛾。 “走你的吧。” 方醒有些囧,也有些后怕,然后叮囑道:“等倭國爆發饑荒之后,切記不許倭國人上岸。” 雖然搞不清楚那些幼蟲或是飛蛾能不能在船上存活幾個月,但方醒覺得還是小心為妙,免得坑到了自己。 朱瞻基倒吸了一口涼氣,氣急敗壞的道:“德華兄,這種事誰能擔保!幸虧這幾年沒有貢船啊!” 自從大明發現那些倭國人爭前恐后來進貢,只是為了占便宜后,朱棣就限定了進貢的時間和次數,甚至連人數都有規定。 這事已經瞞不住了,方醒也不敢瞞,于是就主動上了份奏折,把事情的來由告訴了朱棣。 啥米? 當朱棣看到這份奏折時,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這什么蛹果真這般厲害?” 放下奏折,朱棣把婉婉送的老花鏡摘下來,心中迅速評估著后果。 此時殿內只有兩祖孫在,連大太監都被趕了出去。 朱瞻基皺眉道:“興和伯說此物傳播不慢,若是成功,幾年的功夫,倭國怕是要鬧災荒了。” “倭國內部本就是爭斗激烈,若是鬧饑荒,目前的平靜肯定會被打破。” 南北朝的紛爭雖然暫時以北朝的勝利而告終,可南朝的余孽依然存在,而且北朝的足利幕府內部同樣是矛盾重重。 當這些矛盾被缺糧引爆時,倭國的大地上又將會烽煙四起,餓殍遍地…… 嘖! 朱棣慶幸沒有外人在,他頭痛的道:“此物方德華從何而來?” 朱瞻基一臉的便秘表情:“興和伯說這是他在聚寶山上尋到的異種,經過什么雜交,然后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雜交? 朱棣一臉的懵逼,朱瞻基急忙解釋了雜交的含義。 “……就和騾子一般。” 朱瞻基窘迫的解釋著。 騾子就是馬和驢的雜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