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臣以為商業當興。” 百官愕然,卻看到方醒施施然的出班,然后俯身道:“陛下,大明賦稅多以本色繳納,雖夠用,可卻缺乏錢鈔。寶鈔如何,夏大人是行家,臣在此就不復贅言了,只想談一下對賦稅的看法。” 勛戚們都紛紛側目,今天來上朝的成國公朱勇冷眼看著方醒,然后對身前的張輔低聲道:“你這個妹婿倒是好玩,明明是以軍功封爵,可卻跑到了文官那邊去,不文不武的像什么樣!” 張輔沒回頭,嘴唇微動:“陛下允許他亂竄,難道你還有意見?” 方醒在文官隊伍里經常插隊,有人為此也彈劾過,可朱棣仿佛是覺得朝班沒有活力,多個插隊的方醒更好些,直接無視了這些彈劾。 朱勇氣結,就恨恨的瞪了方醒一眼。 “陛下,我朝的薪俸歷來都是個大難題,給多了吧朝中無錢,給少了吧,百官窘迫,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臣這般的生財有術啊!” “哈哈哈哈!” 方醒的這番話馬上就贏得了不少人的好感,特別是文官,品級低的幾乎是月光族。 朱棣不動聲色的在聽著,大明的百官薪俸是朱元璋定下的,也屬于祖制。 可剛才方醒說這個祖制有些瑕疵,卻看不到人出來彈劾。 想到這里,朱棣不禁在心中冷笑。 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利益的問題! “目前大明的賦稅主要來自于田地間,農戶當然是沒有銀錢的,所以交稅以糧食為主。” 方醒借著抬頭的機會瞟了一眼朱棣,看到他面無表情,這才說道:“可稅源單一的后果就是農戶苦不堪言,有的地方收稅都收到了八成,逼著農戶攜家逃竄流亡,這就是我大明眼前糧食滿倉的代價,諸位認為如何?” 這事方醒不算是第一個揭露的人,早就有人上過奏折,說是地方的農戶太苦,地方官吏太貪婪。 下面官吏是什么貨色,大家多多少少的都知道一些,所以沒人敢出來說什么國朝的稅沒那么高! 鴉雀無聲的朝堂上,只有方醒的聲音在回響著。 “而軍屯也開始糜爛了,文武官吏相互勾結,侵吞田地之事時有發生,吃空餉的估摸著也不在少數吧?” 方醒看向了孟瑛。 金忠心中微微一暖,方醒沒向他發炮,這就是交情。 孟瑛看看朱棣,艱難的道:“這等事有,不過應該不多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