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船艙里,朱瞻基看著地圖道:“德華兄,我們到過出云的事肯定瞞不過足利義持,那不是打草驚蛇嗎?” 方醒端著茶杯道:“又不是沒來過,永樂二年鄭和不就差點把他們給嚇死嗎?我們這等規模不過是游玩罷了,足利義持自然會心中有數?!? 朱瞻基的手在地圖上順著上移,最后定在了京都那里:“也是,若是大明進攻倭國,那最好就是直搗黃龍,而不會在出云那個地方停留?!? 方醒笑道:“倭國腰細,若是從京都那里攔腰截斷,無需動手,整個倭國就會遍地烽煙。” 朱瞻基點點頭:“倭國的所謂天皇早就名存實亡,幕府將軍獨攬大權,下面的人各自為政,就算是大明不動手,他們遲早也得來一次。” “你這個見解倒是不錯?!? 方醒想起了以后,哪怕是倭國在東亞節節勝利,可內部的爭斗和掣肘卻一直存在。而那位天皇非常的高明,利用甚至是暗自鼓勵這種爭斗一直延續下去,而后自己的權威就不可動搖。 “朝鮮的運氣不大好,一邊是他們無法撼動和挑釁的大明,另一邊卻是野狼倭國,左右為難之下,本想暫時依附大明,可上次被我敲打了之后,李芳遠的心思肯定不在大明了。但西邊已經被大明堵住了,所以……” “所以他們不甘心,左顧右盼之后,發現只有倭國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而對馬島一役倭國水軍幾乎全沒,這才維持了一個不勝不敗的結局,李芳遠肯定動心了!” 朱瞻基對方醒的布局佩服的不行:“德華兄,當時你領軍來朝鮮時,金陵包括皇爺爺在內,都擔心你殺紅了眼,直接把朝鮮給滅了。” “滅他干什么?再說要滅朝鮮也用不著這等血淋淋的手段!” 方醒看著地圖道:“朝鮮和倭國可是天生的敵人,朝鮮不動手,咱們哪來介入的機會?” …… 船隊沿著海峽緩緩而行,當快到對馬島時,方醒令人把那些被俘的倭人用小船帶上岸邊。 “滾吧!” 辛老七一腳踢翻一個倭人,看到遠處有人奔來,就吩咐道:“就把他們丟在這里,咱們回去?!? 朱瞻基在寶船上用望遠鏡看到那些跑來的倭人用刀逼住了自己的同胞,就問道:“德華兄,這樣行不行???” “肯定行?!? 方醒正拿著一把小刀在撬牡蠣,“這些人被拿住之后,宗家就坐蠟了。朝鮮和倭國的大戰為時不遠,宗家若是把這些人放回去,那就是偏向了倭國,后患無窮。可要是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