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遠山公看著也就是五十歲左右,干瘦,表情嚴肅,在看到楊榮和金忠后也只是作揖。 “二位大人好” 楊榮勉強點頭示意,然后就說要回去處理政事。 “興和伯這邊可千萬別再試了啊!” 方醒笑了笑:“倉庫里本來有些學生們的游戲之作,不過楊大人這般說,方某就讓它們在倉庫中積塵吧!” 楊榮一怔,然后了然的拱拱手走了。 ——你們若是消停,那大家好說。若是不肯,非得要鬧鬧,那大家就當面鑼,對面鼓的來開懟吧! 金忠也走了,他主要是來幫襯的,現在事情消停了,兵部可還有一堆事等著他處理。 “老夫常復悠,見過興和伯。” 面對方醒,常復悠的腰彎了彎,大抵這就是他的底線了。 “老夫并非考不上舉人進士,只是不想去了朝中做磕頭蟲,寧愿在家中,以教授小輩學生為樂。” 這是個有趣的人! 方醒拱手道:“遠山公此言正和方某之意,請。” “伯爺!小的想進書院!懇請伯爺恩準!” 外面有人高喊道,聲音懇切,可方醒沒回頭,帶著常復悠去喝茶。 守門的袁達說道:“山長說了,每年的招生人數就在那了,多余的一個不要,回家自學吧!” 那人不服氣的道:“可我剛才數了一下,有五十多人呢!不是才招收了五十人嗎?那多出來的是誰?” 袁達一聽就怒了,喝道:“那是我家老爺從金陵帶回來的學生,怎地!還得經你同意才能入學不成?!” …… 到了方醒在書院的房間,常復悠看著簡單的裝飾微微點頭,等方醒給他泡了一杯茶后,還欠身致謝。 方醒沒有什么正襟危坐,而是用非常舒坦的姿勢坐在椅子上。 “遠山公此來可有教我?” 常復悠放下茶杯道:“老夫浸淫儒學多年,算是窺到了些門徑,總而言之,就是一切法古,聽從于千年前的夫子們的教導,好生做人。興和伯以為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