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方醒駐扎在河間府,這算是拱衛京師的選擇。 可那些知情人都在警惕著。 京師的軍隊能讓異族顫抖,就算是山東全境造反,在京師軍隊的眼中也算不得什么。 所以許多人都在盯著。 結果方醒突然跑到了兗州府,一下就盤活了死氣沉沉的清查氣氛。 而且那位‘楚王’給朱瞻基提供了炮彈,頓時士紳的忠誠是否值得信賴成為朝中最近的熱門話題。 而始作俑者方醒自然被萬人唾罵! 所以那些人把他的兗州之行視為‘突襲’,并對有些保守的兩位國公被這一下捅到了菊花,前所未有的勤奮起來表示很不屑。 散朝了,群臣三三兩兩的出來,最終在承天門外止住了腳步。 橋下是流水,感受不到流動的流水。 前方站著兩人。 于謙! 蹇義! 一個是毛頭小子,哪怕權重,可品級卻卑微。 另一個卻是六部大佬,掌管著官帽子的吏部尚書。 清晨的陽光在東邊揮灑過來,卻被連綿的屋宇攔截下來,承天門前有些陰暗。 漸漸的,太陽升高了些,照的屋頂金光一片。 “……下官發現吏部有人賣消息給那些求官之人,下官已經修書去了吏部,可至今依舊沒有回應,所以冒昧來此請教蹇大人。” 于謙背對東方,面目看著有些模糊。 但那語氣卻鏗鏘有力,前方的官員們都聽到了。 他們驚詫于于謙的強硬! 強項敢諫自然是值得夸贊,可蹇義卻不同。 “你……一直在耿耿于懷?” 日光照在蹇義的臉上,清輝般的,讓他多了些出塵之氣。 他看到于謙面露愕然之色,就微笑道:“你在本官的面前丟過臉。” 這話他說的很輕,卻不知是想顧忌于謙的臉面,還是…… 一瞬,蹇義覺得心臟劇烈的收縮了一次。 他的呼吸不禁急促起來,面色微紅。 于謙詫異之后就平靜了,讓蹇義想到了方醒。 方醒和于謙,是一種類似于傳道者和學徒之間的關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