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是一場方醒口中‘送知識下鄉’的大事,可卻陰險的把科學的影響力進一步擴散了。 這是顛覆! 楊榮覺得自己的眼光有些問題,當初見明報問世時,他以為這只是皇帝和方醒用來輔助革新的工具。 所以那些辛辣的文章傳到他的耳中,他也只是微微一笑。 如今見明報的影響力越發的大了,每當到了那個時候,無數百姓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最新的消息,還有那些小知識。 見明報在改變著百姓獲取消息和知識的渠道,以往他們幾乎足不出本鄉,一輩子能議論到縣令就算是不錯了。 至于朝中,以及整個大明,對于百姓來說只是個概念而已。 如今這個概念被見明報變成了現實。 塞外的敵人都被大明干掉了,已經成了大明的江南和養馬地。 交趾早已不再是大明的傷口,而是大明的甘蔗種植地。 朝鮮…… 倭國…… 大明的船隊在大海上縱橫無敵。 各處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進來,各種資源都在壯大著大明的肌體。 那些百姓這才知道:哦!原來大明那么強大了啊! 然后自豪就會被慢慢的埋下,等待時機迸發。 這個該死的王裳?。? 無數人在叫罵著,恨不能干掉那個早就該死的老頭。 可王裳依舊存在,看樣子還會繼續存在,并活的不錯。 而背后的始作俑者依舊在河間府逍遙度日,身邊還跟著兩個兒子。 皇帝呢? 楊榮收斂心神,說道:“陛下,多事之秋……山東……河間府到京城,邸報那邊應當鎮之以靜……” 這話是在提醒皇帝:老大,現在的局勢就夠亂了,您還是讓那個老瘋子消停些吧。 漸漸安靜…… 朱瞻基感受,近乎于享受著這份寧靜。 從登基始,他就在和這幫子臣子們搏斗,隱形的搏斗。 一步步的革新動作,一步步的暫時妥協退讓,這才換來了今日的咄咄逼人…… 一瞬間他想了許多,最后化為微笑:“百姓歡喜,諸卿歡喜否?” 革新導致了一部分人強烈反對,卻讓大部分滿意。 你們滿意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