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六章 舒坦-《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1/3)頁

    十月一日,因是農(nóng)歷,時已入冬。

    宮城宣德門外旌旗飛揚將士著明光甲,將宣德門廣場給封了起來。

    五代十國各國的軍服都沿用唐制,而唐制盔甲有十三種款式之多,用料分金屬,皮革,絹絲,甲片有鎖子,細紋,山紋等。

    宋朝建立之后,從962年,就開始改進盔甲。

    如今在唐朝軍服的基礎(chǔ)上更加細分,形成了華夏古代最佳防護的盔甲。

    特別是宋朝的步兵盔甲,絕對是華夏古代盔甲的巔峰,工藝復(fù)雜,而且還最重。

    以禁軍步兵盔甲為例,每一件盔甲最低有一千六百甲片,最多有一千八百多片,總重近三十公斤。

    而步兵盔甲還又細分成了四種,蛇矛手盔甲最重,三十二公斤到三十五公斤。大刀手盔甲略輕,也有二十九公斤到三十二公斤。

    而弓箭手的盔甲又略輕,二十五公斤到二十八公斤,最輕的是弩射手盔甲,為了追求便利,設(shè)計成了二十公斤到二十五公斤之間。

    雖然在趙德昭的眼里,明朝的盔甲最好看,但是從防護力上來說,還是比不上宋代盔甲。

    當(dāng)然,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為宋朝一直沒有占領(lǐng)北方,馬匹稀少,所以主要只能發(fā)展步兵。

    而明朝是除了清朝之外,馬匹最多的朝代,騎兵的發(fā)展迅速,相對對步兵的支持也就少了一些。

    在上個時空,朱瞻基一開始就發(fā)展出了火槍,對盔甲的重視程度進一步降低,甚至發(fā)展到最后,除了頭盔,幾乎不裝備盔甲。

    因為打仗只有我打你,你根本打不到我,還要盔甲干什么?

    裴格安看到趙德昭在內(nèi)侍的幫助下,穿上了一套威風(fēng)凜凜的白色盔甲,又系上了紅色披風(fēng),忍不住上前抱了一把。

    “不愧是我老公,威風(fēng)極了。不過,快點把胡子長出來,那個時候就更迷人了。”

    裴格安前世就最喜歡趙德昭的胡子,親吻她的時候,短髭扎著她的肌膚,她每次都情難自已。

    現(xiàn)在的趙德昭雖然跟前世長的一模一樣,不過才十五歲,胡子還是絨毛,讓她很不滿意。

    “你要是無聊,就讓人搬一把梯子過來,靠在墻邊。雖然看不到城門樓那里,也能看到廣場。”

    “沒啥好看的,我今天要忙著查看打紙漿,才沒時間去看熱鬧。”

    “好,那你趕緊研究,到了古代,沒有衛(wèi)生紙,擦屁股真受罪。”

    裴格安格外講究生活質(zhì)量,來了古代沒有衛(wèi)生紙,簡直是她最大的怨念。

    用白紙擦屁股太硬,她每次就用布擦,然后再洗。

    而這布還不好意思讓別人洗,她每次只能自己洗。

    現(xiàn)在她每天都盯著后院的腐化池,一心想要將衛(wèi)生紙造出來。

    趙德昭出了東宮大門,身后跟著佟亮,袁不讓與兩個副都頭常福和于詮。

    如今農(nóng)莊那邊不怕趙光義打主意,但是趙匡胤格外重視鑌鐵技術(shù),派了兩百禁軍防護,劉小依舊要留在那里主持大局。

    三人都是全副武裝,穿著沉重的盔甲進了宣德門,然后直接從甕城上了城門樓。

    迎面就碰到了今日主持大局的禁軍廂都指揮使韓重赟,見到趙德昭,他笑著抱拳道:“二哥兒,昨日商議之事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今日城北一代,已經(jīng)調(diào)集了大批禁軍,都是軍中好手。待授旗之后,你就可以跟崇訓(xùn)他們?nèi)コ潜贝颢C。”

    “有勞韓叔了。我三叔到了沒有?”

    “中書令進了宮,怕是要跟官家一起出來。興元尹倒是來了,在樓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保亭| 侯马市| 准格尔旗| 海阳市| 楚雄市| 襄汾县| 孟州市| 乐至县| 台湾省| 锦屏县| 庆城县| 娱乐| 太仆寺旗| 张家港市| 盱眙县| 宜丰县| 沂南县| 涡阳县| 常熟市| 苍溪县| 石台县| 灯塔市| 建平县| 太白县| 沙洋县| 文登市| 天津市| 玉林市| 朝阳县| 达州市| 正镶白旗| 吴旗县| 铜山县| 常德市| 嘉荫县| 噶尔县| 扎赉特旗| 石狮市| 竹山县|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