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薛仁義是頭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敢將朝堂之上那些貓膩和爭權奪利之事搬到臺面上來說的考生,試卷結尾還似有意猶未盡之意。 呂晉在看到薛仁義的卷子,想到薛仁義當初為天下學子敲登聞鼓鳴冤,揪出科考舞弊案之事,笑著說……這薛仁義天生就是御史臺的人,什么都敢說。 白卿言看過薛仁義的卷子,讓太后董氏點了薛仁義為狀元。 榜眼為呂太尉的孫女呂鳳瑯,呂鳳瑯人如其名……人中之鳳,其心志已經大到裝下了整個天下,竟然已經開始盤算,大周繼滅西涼之后應當如何應對燕國。 她將燕國如今用的姬后那一套,和白卿言所推行的新政放在一起作比較,沒有盲目夸贊也沒有過分擔憂,只是在冷靜陳述,如何在大周剛剛打完云京之后,利用新政來吸引燕國百姓來大周,提出民對一國的重要性。 探花白卿言給了譚老帝師的孫女兒。 而二甲魁首白卿言點了董婷珍,倒不是白卿言任人唯親,或者抬舉自己外祖家,而是董婷珍的卷子太和白卿言心意了。 董婷珍是沾了同白卿言為表姐妹,太清楚自己這位表姐是何等的雄才大略,當她聽到姑母的殿試試題時,立刻就明白試題是表姐出的,更明白表姐在這朝中是為了尋真正能提表姐解決問題的有能之士,而非想看旁人對新政的夸贊。 董婷珍提筆一舒心中所想,提出白卿言雖然已經許女子科考,但還需不拘一格用人才,有很多才學驚艷之人,因為一次意瘸了腿,便不能參加科考,滿腹才華空付,或許只能做一個教書先生,十分可惜。 除此之外,董婷珍膽子很大的在試卷之中寫了《大周官員考核綱要》詳細籌劃了官員考核的制度,雖然不十分詳盡,但也言簡意賅的闡明了官員獎罰、升遷或是罷黜、降職的制度,不再以年紀和資歷作為升遷的重要衡量。 而為了讓年邁的官員心甘情愿為后來的年輕翹楚讓路,可以在官員榮退之后根據任期內的考核發放高于在任數倍的榮養俸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