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晚安感覺自己這幾天真的是吃胖了…… 當然也徹底的將心放空,徹底的像是第一次的獨自旅行。 舒服的感覺也慢慢的來了。 認識了新的盆友,吃了這么多美食…… 最后一站是……陳晚安關住了很久的雷音寺。 小鎮對面的千年古剎。 在《西游記》中,師徒四人曾經在一座小雷音寺遭遇頗多磨難,因此當陳晚安從小鎮入口看到對面“雷音寺”的招牌之時,頓時覺得頗為眼熟。 盡管并不知道吳承恩是否真的以此地為故事背景,但眼前這座雷音寺其實是大有來頭的。 敦煌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東西交通的樞紐,也是中西文化的交匯處和中轉站。 從晉到宋代,是西域大德弘揚佛法駐錫云游之處,更是中原高僧從陸路西行求法的必經之地。 竺法護、法顯、鳩摩羅什、玄奘等高僧大德都在這里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蹤跡。 所以這個吉祥安寧的勝地,在唐代時就有“善國神鄉、佛國圣地”的美譽。 雷音寺的初建歷史并不太明確,但在莫高窟珍藏的《唐敕河西都僧統洪辯告身碑》中已提及“古雷音”,所以初創年代應在唐代之前。 在佛教興盛的年代,晚唐至宋代沿鳴沙山北麓,西起月牙泉,東至莫高窟,三里一座廟,五里一座橋,塔寺林立,袈裟遍覆,統稱為“西天古雷音”,由于時光的沖刷,戰亂的禍害,最終只剩下了雷音寺這一點遺跡。 陳晚安在市里看到了“敦煌佛教協會”的牌匾,看來這頗具歷史淵源的雷音寺應該就是現在敦煌佛教的中心了。 從月牙泉小鎮到千年古剎雷音寺是格外方便的,兩處只相隔一條馬路,入門之后就是天王殿,兩側供的是四大天王,不過這幾個天王很有意思,持國天王的琵琶無弦、增長天王的寶劍無鞘、廣目天王的青蛇無牙、多聞天王的混元傘無底座,寓意深刻! 正面是大雄寶殿,殿上牌匾的字是出自趙樸初老先生之手,殿里面供奉的是三世佛:從左到右是過去佛上古藥師佛、佛祖釋迦摩尼佛、未來佛阿彌陀佛,兩邊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相陪,左右兩側的墻壁上分別臨摹有莫高窟148窟的東方藥師壁畫和榆林窟25窟的西方凈土壁畫。 寺院規模以中軸線布局,前后三進院落,殿宇輝煌,綠樹婆娑,頗有大唐盛世氣象。 其實對于古寺陳晚安是沒有太大的興致的。 只不過記得顧奈兒說過去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會錯過古寺…… 這也算是懷念一下不知道在哪瞎溜達的顧奈兒吧。 替你看一下敦煌的古寺。 …… 夜晚來的很快。 這是陳晚安的最后一夜了。 聽老板說……今晚會有大漠的小鎮的星空篝火晚會。 所以陳晚安很期待這個夜晚。 畢竟這一次大漠小鎮之行,陳晚安難得的沒有什么拍照,沒有試睡,也沒有任何的目的性的…… 完全是隨性的玩著。 這或許才是旅行的真正目的吧。 大漠的白天盡管很熱,但一入夜,天氣就涼爽得像春天了,游客們也陸續從房間里出來,小鎮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吆喝聲,討論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