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朕也這么覺得,咱這幾個孩子長樂是最不掩飾自己情感的了。” 李二陛下話音剛落,一個小巧的人兒便雀躍著踏進了立政殿。 “父皇,母后。兒臣凱旋歸來了。” “哈哈,哈哈···說的好。是朕的孩子。” “凱旋歸來,俘獲戰利品幾何啊?” 李二陛下瞇縫著眼睛,好奇的等待長樂公主的答案。 “稟告父皇,兒臣此去,俘獲戰利品漂亮的琉璃鏡子六百個。” 長樂公主撲閃著一雙美麗的大眼睛,開口回答道。 “呲······”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聞言,統統倒吸一口涼氣。 “六百個琉璃鏡子,快,長樂。快讓父皇看看。” 李二陛下激動的說話都有些顫抖。 “搬進來吧,讓父皇看看本公主的戰利品。” 長樂公主叉著腰,一副大將軍的模樣,對著門口開口說道。 惹得長孫皇后,掩面而笑。 很快六百面鏡子被搬進了立政殿。 堆放在一起像個小山似的。 “都仔細著點,千萬不要打碎了。”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緊張的看著搬運的內侍。 生怕他們一不小心打碎一個。 這那里是鏡子,這是比金子還要貴重的琉璃啊。 “長樂,父皇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說吧,長樂想要什么?父皇都可以賞賜與你。這次你可是為父皇立下大功啊。” “六百個琉璃鏡子,這下父皇要發財了。” 李二陛下從震驚中醒轉過來一把將長樂公主高高舉起。 惹得長樂咯咯直笑。 “長樂不要父皇的賞賜,長樂只要父皇每天像這樣開心就好。” 一番話,說的李二陛下鼻子一酸。 許久沒有說出話來。 “父皇,你怎么了?兒臣說錯話了嗎?” “長樂沒有說錯話,長樂說的對,以后父皇也要讓長樂每天過開心的生活。” “父皇真的嗎?”長樂眨巴著眼睛追問道。 “當然,父皇怎么會欺騙長樂呢。” “好,兒臣記住了。父皇真好······” 長孫皇后看著這溫馨的一面,心里暖暖的······ “二郎,這可是一堆無價之寶啊,不知道二郎如何處置?” 待長樂公主返回行宮后,長孫皇后注視著李二陛下開口詢問道。 “觀音婢,朕準備效仿玫瑰小屋的策略。” “哦,二郎也要收取定金。” “不止收取定金,朕還準備讓他們競價而得,誰出的價格高,就屬于誰。” “莫非二郎要在朝堂之上,公然拍賣琉璃?” 長孫皇后撲閃著美麗的眼睛詢問道。 “哈哈,哈哈。知朕者,觀音婢也。朕正是此意。” “二郎,不怕御史大夫魏征和言官的反對和彈劾?” 長孫皇后聞言趕緊提醒道。 “觀音婢,放心吧。朕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保證他們都老老實實的。” “今年大唐各處飽受災患的侵襲,朕借此琉璃鏡子籌集賑災資金不為過吧?” 李二陛下話一開口,長孫皇后的眼睛便亮了起來。 “二郎此舉大善,必定百官稱頌。” 第二日的顯德殿,李二陛下春分滿面,意氣風發。 “眾愛卿,馬上便到了一年一度的元正,今年我大唐災患不斷,百姓收入銳減。” “朕,昨日翻遍國庫,終于翻出幾件寶物,朕決定拿出來拍賣,所籌資金用于賑災。” 李二陛下環顧群臣,緩緩開口說道。 威嚴的聲音,響徹顯德殿的上空。 “陛下此舉善,大善啊···大唐千萬百姓一定會被陛下的仁慈之心所感動的。” 御史大夫魏征出班啟奏道。 李二陛下心中暗自歡喜。 原本在他的預料里魏征是首先要跳出來反對,指責他的一方。 如今也因為一句為百姓募集賑災資金而被感化了。 “陛下仁慈······” “陛下仁慈······” 文武百官齊聲高呼道。 “陛下,不知道是何等寶物,微臣愿意為賑災做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陛下,微臣也愿意為賑災出點力···” 一時間朝堂上百官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李二陛下見火候已到,于是將兩面小鏡子放在了御案之上。 “眾愛卿請看。” 李二手持鏡子面向群臣。 瞬間群臣感覺到眼前一道白光閃過。 絢爛而又奪目。 “陛下,這是琉璃?” “陛下,這是上好的琉璃啊,竟然可以幻出人形?” “陛下,多少錢?臣愿意買下······” 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 這是什么? 這可是琉璃啊。 世間罕見的琉璃。 那可是無價之寶。 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的東西。 現在朝堂上的一干人等,也只有軍神李靖大勝凱旋的時候,被太上皇賞賜過一個小小的琉璃酒杯。 就是那一個琉璃酒杯,李靖從來沒有舍得使用過。 他恭恭敬敬的擺在中堂上的桌子上供奉了起來。 即便是如此,剛開始的那段日子。 群臣們幾乎每天都借故去李靖家觀賞。 如果不是紅拂女動不動的就要拿刀砍人。 李靖家現在每天也斷不了觀賞的人們。 “陛下,此琉璃作價幾許?” 有人大膽的開口詢問。 百官們都靜靜的等待著答案。 不少人都開始盤算自家到底有多少金銀珠寶,可以換回這精致的琉璃鏡子了。 “眾位愛卿,琉璃本無價,朕也無法作價,就讓價高者得吧。” “不知眾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二陛下看著朝堂上眼神一片火熱的群臣們開口說道。 “陛下,臣愿意出萬貫。” “萬貫,你丫是不是還沒睡醒。陛下,臣出十萬貫。” “十萬貫也想得到這寶物,可笑至極。陛下,臣出二十萬貫。” “二十萬貫的那里涼快,去那待著吧。陛下,臣出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就能配得上這無價之寶嗎?陛下,臣出五十萬貫。” “呲······”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五十萬貫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用馬車拉都得拉上幾十輛馬車,兩個人抬的話,得累個半死。 李二陛下雙眼從來沒有這么明亮過。 剛剛他環顧群臣。 從一萬貫開始報價。 到五十萬貫報價暫時停止。 所有出價的不是重臣。 不是武將。 全部都是幾大世家的家族長。 世家底蘊可見一斑。 李二陛下知道世家有錢,有糧,有權,有勢。 但是萬萬想不到這么有錢。 五十萬貫是個什么概念。 如果不是林然幾個商鋪的支持的話。 五十萬貫相當于,大唐國庫三年的總收入。 算到這里李二陛下再也不淡定了,他知道這個價格已經遠遠突破了他的預料之外了。 就在李二陛下準備開口成交的時候。 “陛下,老臣出五十萬貫加萬年縣良田千頃。” 看到李二陛下一直猶豫不決,出價五十萬貫的太原王氏家族長王長遠陡然提高了價格。 “好,愛卿果然心系災區百姓,錢財和良田朕就替災區的百姓們先收下了。” “房愛卿,給王愛卿立一份字據。這面琉璃寶鏡,就是太原王氏的了。” “臣,謝過陛下成全。” 王長遠恭敬的施禮說道,臉上一片激動之色。 這可是琉璃啊,傳說中的寶物。 天賜的無價之寶啊。 五十萬貫加良田千頃,值,簡直太值了。 從宰相房玄齡手中接過字據后。 內侍將琉璃鏡子仔細的交到了王長遠的手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