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四七章袁天罡和墨家子-《盛世大唐美名揚》


    第(1/3)頁

    林府一干人等,圍坐在一起。

    堂屋里的一張大桌子,是坐的水泄不通。

    主持大局的,自然是真正的一府之主天下王林然。

    長樂公主則坐在林然的身邊。

    厚厚和兕子,分列林然和長樂的兩側。

    嫡長子平安大將軍,也被提到了靠上的位置。

    這陣仗,一看就是比較嚴肅性的會議。

    見父親一臉鄭重的模樣。

    平日里喜歡嬉笑打鬧的孩子們,都變成了乖寶寶。

    一個個老實巴交的坐在那里!

    和后世的三好學生有的一拼!

    “如今稚奴和果果,被冊封為太子和太子妃。”

    “對我們林府來說雖然是一件大喜事,但是也是一件非常嚴肅的問題。”

    “當然我們應該為稚奴和果果感到高興,感到開心。”

    “更多的則是要有一份責任感,和責任心。”

    “如今咱們林府大院里,和太極宮已經緊緊的連接在了一起。”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咱們以后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考慮到皇家的顏面和威嚴。”

    “今日先把丑話說在前頭,誰要是違反了家規國紀,一旦發現,必定家法處置,嚴懲不貸。”

    孩子們從來沒有,見父親這么嚴肅的模樣。

    一個個老實巴交的點點頭。

    就連笑笑都隨著父親嚴肅的表情,自然而然的認真對待起來。

    “父王請放心,孩兒們一定謹遵父王的教誨。”

    孩子們一起施禮回答道。

    林然和長樂,見孩子們如此乖巧懂事,都不由開心的露出了微笑。

    “只要你們好好的聽你們父王的話,以后就讓你們父王,每日給你們做好吃的。”

    長樂最后來了一個神助攻。

    惹得孩子們紛紛歡呼雀躍起來。

    林府的氣氛,也沒有剛剛那么沉重了。

    林然和長樂,原本就不想給孩子們施加壓力。

    可是如今,現實情況不允許他們,再繼續放縱孩子們任性而為!

    因為如今林府的權力和地位太過龐大,稚奴和果果的冊封徹底將林府,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

    背地里不知道多少風起云涌。

    孩子們一個不慎,損壞的是皇家的顏面和林府的威嚴。

    雖然林然有能力,有把握,處理和解決好,各種各樣的難題和問題。

    如果能在源頭上,杜絕這些難題和問題的發生,那是最好不過的。

    更何況,借此來增強,孩子們對大家庭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稚奴回到東宮以后,喝酒過多的他,很快便沉睡過去。

    林林和陽陽,乖巧的守護在父王的身邊。

    又是給母后遞濕毛巾,又是端盆倒水的。

    看著兩個兒子,和自己一起服侍他們的父王。

    果果心里開心的不得了。

    “林林和陽陽都已經長大了,知道和母后,一起照顧父王了。”

    聽到母后的夸獎,兩個孩子歡喜的瞇縫起眼睛。

    “母后,是大舅舅今天告訴林林和陽陽的。”

    “哦,今天大舅跟你倆說什么了?”

    果果聞言,撫摸著這對雙生子的小腦袋,開心的詢問道。

    “母后,大舅告訴我們,以后在宮里要懂禮貌知禮儀,孝順父王和母后。孝敬皇爺爺和皇奶奶。”

    “在外人面前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給父王和母后臉上抹黑。”

    兩個小家伙,如實回答道。

    果果聽到林林和陽陽的回答,開心的笑了起來!

    “你們真是好孩子,大舅說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母后小的時候,你們大舅就是這樣教導母后和你們二舅的。”

    “如今父王和母后,身份改變了。林林和陽陽身份不一樣了。”

    “所以咱們一家人,都要做的比以前更好才行。”

    “嗯!”

    聽到母后的話,兩個小家伙,使勁的點點頭。

    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

    李承乾在百騎司的一路護送之下。

    秘密的抵達了東海岸,秘密的登船。

    看著本應讓人感到愉悅和興奮的大海。

    第一次來到海邊的李承乾,卻無論如何也開心不起來。

    他的臉上寫滿了憂傷和愁緒。

    更多的則是,深深的不安,還夾雜著幾許不甘。

    李承乾思緒良久,對著長安城的方向,磕頭跪拜。

    他知道,自己這一走,也許就是永遠。

    此生此世,也許再無回來的機會了。

    李承乾,用雙手捧起一把東海岸的黃沙。

    眼淚再也忍不住的掉了下來。

    他將黃沙珍藏了起來,畢竟這里面有大唐的溫度。

    在上船的一霎那。

    百騎司一位暗探,將一封信件交到了李承乾的手里。

    “殿下這是天下王,委托陛下轉達給您的書信。”

    “陛下讓屬下在您登船后再轉交與您。”

    李承乾聞言,激動的接過信件。

    寶船,緩緩離開。

    船上的宮女和內侍,竟然是他以前東宮的宮女和內侍。

    這讓李承乾心有感到。

    父皇和母后,還是沒有完全忘記和冷落自己的。

    這些宮女和內侍,比他來的還要早一些。

    已經將寶船收拾的里里外外,干干凈凈的。

    甲板上擺放了一張大桌子。

    兩個孩子不知道父王的煩惱。

    在甲板上面朝大海,歡呼雀躍著。

    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們,無不是高興而歡喜的。

    李承乾沒有阻止孩子的歡快。

    自從他們母后離開以后。

    倆孩子好久沒有這么開心了。

    如果蔚藍的大海,能夠讓他們暫時忘卻憂傷。

    那就讓他們在甲板上,使勁的蹦跶吧。

    李承乾哆嗦著雙手,將林然的信件打開。

    “承乾,見信如面。”

    “當你打開這封信的時候,應該已經坐在了遠航的甲板上了吧。”

    “光陰如箭,飛轉流逝。多年未曾與你溝通,是老師的錯誤。”

    “老師知道這些年,一直在外奔波,扶持青雀,扶持雉奴,唯獨沒有留下來扶持你······”

    “對于那晚上的事情,老師很痛心,也很遺憾。”

    “老師不敢想象當年視果果為妹妹的承乾,會對果果下手。”

    “承乾,你應該知道,果果是老師心中最大的寶貝,是最不可侵犯的逆鱗。”

    “可是,你還是那樣做了一件,讓老師一輩子都無法原諒你的事情。”

    “多么希望,你還是當年去林家村的那個小李···”

    “多么希望,你還是蹴鞠場上英姿勃發的那個承乾···”

    “多么希望,再在學院的那間房間里與承乾,青雀和恪兒還有長樂,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都回不去了···”

    “寫到這里,老師哭了,真的是難過的哭了···”

    “為承乾走到今天而傷心,為承乾坐下的事情而傷心,為承乾的離開而傷心。”

    “承乾其實根本不需要,傷害親人,傷害果果,沒人能搶走你的太子和皇位···”

    “老師之所以帶青雀和雉奴回來,不是讓他們來與你爭搶太子之位和皇位的。”

    “只是因為他們離家太久,太想家了···”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老師也不愿意果果常年流落在外···”

    “事情已經發生了。也許離開,才是最好的結果,也許離開,才能讓以前的那個承乾再次回來。”

    “承乾去的地方,是一片美麗富庶之地。”

    “哪里鳥語花香,物產豐富。”

    “四面環海,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老師不忍心讓承乾去什么高句麗,也不忍心讓承乾去什么土蕃和土谷渾···”

    “希望老師如果再見到承乾的時候,承乾會根老師說一句話。”

    “老師,承乾還是以前的那個承乾。”

    “他只是一時被蒙蔽了雙眼······”

    “······”

    李承乾渾身顫抖著,淚流滿面。

    所有的愧疚和不安在他的心理糾纏。

    以前的往事,歷歷在目。

    那一幅幅溫馨的畫面,讓他的內心感到冰涼和不安。

    自己真的錯了,錯到了眾叛親離。

    錯到了讓父皇和母后膽寒。

    這一刻,他感到了自己是那么的孤獨和無助。

    承乾,像一個受傷的孩子一般,悲傷的痛哭起來。

    “老師,承乾真的錯了···”

    “父皇,母后。兒臣對不起您啊······”

    李承乾再次跪倒在甲板上,痛哭失聲。

    一雙子女趕緊跑了過來,安慰自己的父王。

    寶船在大海上漂泊了二十余日,便抵達了海島附近。

    岸邊巡防的士兵,見是大唐的寶船。

    士兵們在岸邊使勁的揮舞著雙手。

    對于大唐而來的寶船,他們看到就像是看到親人一樣。

    李淳風得到消息,立即坐著馬車疾馳而來。

    寶船緩緩靠岸。

    李承乾緩步下船,身后是他的兩個孩子。

    孩子好奇的眼睛,四下張望。

    這里的風景是如此的美麗,讓人簡直是目接不暇。

    就連口氣之中那種淡淡的咸味,也讓兩個孩子感到非常舒服。

    李淳風一見是太子殿下下船。

    立即恭敬的俯身叩拜。

    “臣,參加太子殿下。歡迎太子殿下來海島督導工作。”

    李淳風也曾經當過承乾三年的老師。

    三年里對承乾也是關愛有加,呵護備至。

    “老師,不必多禮。”

    “咱們回宮說話吧。”

    面對面前對自己恭敬施禮的李淳風,和跪倒在地的海岸線的士兵們,李承乾頗為尷尬的開口說道。

    幾人登上馬車,很快便來到了王宮之內。

    這里的王宮也是金碧輝煌,讓承乾不由的暗嘆幾分,老師果然沒有騙他。

    兩個孩子則是歡喜的東張西望。

    因為在寶船上他們已經被父王告知,這里將是他們的落腳之地。

    因為父王被皇爺爺委派到這里,來管理這方土地了。

    李承乾和李淳風兩人坐定以后。

    承乾將父皇的密旨交給了李淳風。

    李淳風看后,臉上變化莫測。

    他知道承乾定是犯下了大錯。

    不然陛下不會讓他,來接替自己海島王的位置。

    即便是設計院急需要自己回去,隨便派個重臣過來這里就可以主持大局了。

    不過李淳風也不傻,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問,有些事是不可以問的。

    既然太子李承乾已經淪落至此。

    那長安城肯定已經換了新的太子了。

    不出意外,定是在青雀和雉奴之中產生一個。

    事不宜遲。

    既然陛下在密旨里,讓自己火速離開海島,前往長安城報到。

    李淳風,身為臣子,自然不敢怠慢。

    他立即將海島上的大小官員,召集而來。

    將李承乾接任海島王的事情,在王宮里宣布了下來。

    李淳風也是個既有智慧,而且非常圓滑之人。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陛下讓太子外出磨練而來了。

    官員們自然對太子殿下的到來,既高興又恭敬。

    如此這證明,在陛下的眼里和心中。

    這海島的地位可是不一般的。

    不然也不至于讓太子殿下,前來此處磨練。

    李淳風和李承乾,很快便將一切事宜,交接完畢。

    急于回去長安城復命的李淳風,便要帶領家人返回故土了。

    臨上寶船前。

    李承乾將兩封密封好的信件,交到了李淳風的手里。

    “一定要替本王,親自交到父皇和老師的手中。”

    李承乾鄭重的叮囑道。

    李淳風當然知道太子口中的老師是何人。

    他仔細的珍藏起來,同樣鄭重的點點頭。

    “方心吧,太子殿下。臣,一定會親手交給陛下和院長的。”

    李承乾率領海島的全體官員,為李淳風一家送行。

    直到寶船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們才返回了王宮。

    李承乾的心里是坎坷不安的,因為那封信是自己的悔過書。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取得老師的原諒。

    當日,李承乾便在官員們的帶領下,游覽了海島四周。

    這里的富庶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也許在這里,他也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

    想到這里,李承乾陰霾的心情,被一陣陽光驅散開來。

    整個人又充滿了斗志和精神。

    布告天下的三道試題,已經公示了兩個月的時間了。

    不曾想至今仍然未有人能夠破解開,其中的一道難題。

    這讓李二陛下犯難了。

    太極宮顯德殿里。

    李二陛下不無擔憂的開口說道。

    “愛卿,不會我大唐除了青雀和兕子以外,再也無人能解開這樣的難題吧?”

    林然聞言,微微一笑。

    說實話他心里也沒底。

    不過林然一點也不慌。

    “陛下,這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呢。”

    “再說了,不是人人都像青雀和兕子一樣聰明的。”

    “若是真無人能破解其中的一道題目,臣只好和李淳風以及青雀和兕子辛苦一下了。”

    “臣,答應過陛下的事情,一定會全力完成的。”

    聽了林然的話,李二陛下非常開心啊。

    夸獎青雀和兕子,那就是在變相的夸獎自己啊。

    因為自己是他們的父皇啊。

    若是沒有自己的聰明絕頂,哪里回去這倆孩子如今的成就。

    不過李二陛下不能自己夸自己啊,這樣顯得自己太失身份了不是。

    “愛卿,如此的話,可就真是讓你們幾個人受累了。”

    李二陛下話音剛剛落地,顯德殿門口便響起內侍的聲音。

    “陛下,李淳風一家,已經到達東海岸了。”

    如今因為青雀和雉奴,已經返回長安城的原因。

    飛鴿傳書已經沒有他們皇家的隱私了。

    所以從哪開始,李二陛下便允許看護信鴿的內侍,可以拆開信件,再來匯報消息。

    “哦,這速度還是挺快的。”

    “愛卿的設計院,如今現有的最后一名人員也到位了。”

    “設計院的進度如今到了哪一步了?”

    李二陛下將目光轉向了工部尚書身上。

    “啟奏陛下,如今設計院的建設,是時間緊,任務急。”

    “上千名工匠,正在日夜施工之中,一個月內,必定修繕完工。”

    聽了工部尚書的話,李二陛下點點頭。

    “必須要派人盯緊施工進度,這設計院,乃是當今第一要務。”

    “誰拖了朕的后腿,朕就打誰的板子。”

    工部尚書趕緊俯首稱是。

    接下來李二陛下的一句話,才是真正的炸彈。

    “朕,決定明日起,便讓太子一起在顯德殿參與朝政。”

    “不知眾位愛卿,有何異議?”

    李二陛下環顧顯德殿的一干文臣武將,緩緩開口接著說道。

    “朕已經老了,也該讓太子參與朝政了。”

    文武百官們是面面相覷啊。

    您老人家早干嘛去了?

    嫡長子李承乾在太子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余年。

    您老人家,除了去泰山封禪的那兩個月余的時間,是讓太子李承乾處理的朝政之外。

    什么時候放過權。

    一回來就把太子給晾曬起來了。

    這會倒好。

    新太子剛剛冊封,您就立馬感覺自己老了。

    要放權了。

    偏心···

    實在是太偏心了。

    不過,這樣的話,百官們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至于嘴上說出來。

    除非是他們嫌棄自己活得太久了。

    至于異議嗎?

    更是沒有啊,按道理,您老人家早該讓太子參與朝政了。

    只不過至于為何,一直不讓李承乾參與朝政。

    百官們也是非常的疑惑不解。

    也許陛下只有陛下的苦衷吧。

    他們那里知道,李二陛下以前不讓太子李承乾參與朝政,是因為太子年幼。

    而自己正是大好的青春年華!

    正是龍精虎猛的年紀。

    等到自己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的時候,突然發現太子變了。

    沒有以前的乖巧和聽話了。

    這讓李二陛下,感到了一絲絲不安。

    真正的不安,來源于十多年的那次觀音婢夜間突然昏厥。

    嚴重到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氣息!

    若非孫神醫及時出手相救,那就真是陰陽兩隔了。

    即便是這樣,太子和太子妃,竟然像個沒事人似的。

    除了早上過來問候了一番之外,便攜手而去了。

    這讓李二陛下非常惱火啊!

    那個時候長樂和青雀都不在長安。

    是稚奴每日守護在母后身邊,噓寒問暖。

    那個時候,稚奴才只有八歲啊!

    一個八歲的孩子,尚且知道心疼自己的母后。

    這讓李二陛下對太子李承乾非常失望。

    最后的導火索,無疑是在這次,長孫皇后徹底長時間的病倒后。

    這一次長孫皇后的病倒,太子和太子妃的所為。

    徹底讓李二陛下寒心。

    青雀,稚奴和長樂都不在身邊。

    若不是兕子,每日守在母后身邊照顧。

    觀音婢,根本撐不到駙馬帶青雀和稚奴回來。

    連太醫院的太醫們,都已經是束手無策了。

    是駙馬開的藥方,果果沒日沒夜的守護了觀音婢一個月的時間!

    才讓觀音婢轉危為安。

    可是,代價也極其重大。

    稚奴和果果,再次失去了一個王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竹北市| 阿城市| 玉山县| 资讯 | 莎车县| 隆化县| 繁峙县| 邯郸市| 青海省| 道孚县| 嘉祥县| 塔城市| 宁德市| 衡东县| 肥乡县| 静乐县| 六安市| 诸城市| 莎车县| 赤城县| 泰宁县| 三亚市| 寻甸| 宁陕县| 涞源县| 肃宁县| 开阳县| 吴堡县| 凤冈县| 田东县| 汤阴县| 胶南市| 潍坊市| 扎鲁特旗| 临泉县| 徐州市| 阿拉善盟| 中超| 兴化市|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