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九看到,眼前的德國青年二十二三歲年紀,銀灰色的短發(fā),臉型略顯消瘦,藍眼睛,眼窩深陷,相貌英俊,身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一種高貴的氣質(zhì)。 他叫威廉,是克虜伯公司掌門人古斯塔夫的外孫,他的母親是古斯塔夫的長女,父親出生于德國貴族家庭。他本人也十分優(yōu)秀,畢業(yè)于德國柏林帝國大學(xué),獲得了機械制造和法律雙學(xué)士學(xué)位,目前正就讀于柏林大學(xué),現(xiàn)在是機械制造專業(yè)的研究生。古斯塔夫?qū)@個外孫十分疼愛。 德國人向來以誠實守信、遵守時間著稱,克虜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的工業(yè)支柱之一,克虜伯大炮受到國家最高當局的垂青。恪守時間、遵從紀律、執(zhí)行命令是這個家族的傳統(tǒng)。 以用餐時間為例,早餐是7時15分,7時16分到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餐廳關(guān)了門,別人已開始用餐。另外,即使在大冬天,古斯塔夫·克虜伯也不肯撥旺壁爐,有意把辦公室搞得寒氣襲人,以免變得無精打采。這樣的做法雖然會給人有些刻板的感覺,但是卻充分體現(xiàn)了克魯伯家族的嚴格自律,和旺盛的進取精神。 威廉顯然也是這種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來的人,養(yǎng)成了誠實守信的性格。 在見到巴澤爾和他身邊的那個青年的時候,高九特地看了一眼飯店里墻壁上掛著的時鐘,與他們約定見面的時間絲毫不差。 威廉看到高九,眼神中透著好奇。 威廉之所以能夠來跟高九見面,巴澤爾可是費了一番力氣的。 巴澤爾跟威廉并不熟悉,他也畢業(yè)于德國柏林帝國大學(xué),比威廉高兩屆,他是通過他們共同的數(shù)學(xué)教授介紹認識的威廉。 巴澤爾的身份是記者,威廉原本不愿意跟記者打交道,只是因為巴澤爾長期在遙遠的中國工作,而克虜伯家族曾經(jīng)與guo民政府有武器上的交易,他對中國有些好奇,這才跟巴澤爾見面的。 巴澤爾曾經(jīng)在美國留學(xué),他的性格與一般的德國人不同,他的性格熱情奔放,與一般的德國人的沉默含蓄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這才令威廉有耐心聽他講在中國的見聞。 巴澤爾故事的主角當然是高九了,巴澤爾又是一個記者,擅長與人交流,他口吐蓮花,把高九夸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當然了,高九牛叉的事跡,確實是人所不能,威廉因此產(chǎn)生了與高九見面的愿望。即便如此,威廉還是沒有馬上答應(yīng)巴澤爾跟高九見面的請求,因為他畢竟是一個學(xué)生,不想進入公眾的視野。 巴澤爾保證,他于高九之間的會面是不公開的,并且他還用上了激將法,說威廉雖然優(yōu)秀,但是高九更是超級牛叉的存在。他敢跟威廉打賭,說威廉會的東西高九都會,威廉不會的,高九照樣精通。 威廉繼承了外公古斯塔夫的聰明,才智遠超于常人。 他在大學(xué)里是一個品行兼優(yōu)的學(xué)生,是公認的才子,骨子里的驕傲那是必然的。 威廉聽到巴澤爾這么說,有些不服氣,這才答應(yīng)跟高九見一面。 此刻,威廉望著高九,看到他身材高大,雖然身高跟自己相比,還差了那么一點點,但是高九身上流露出的那種英武不凡的氣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歐陽雪雖然是東方美女,但是她的美麗,就連威廉這樣的西方人同樣也認可。歐陽雪的身上流露出的高貴氣質(zhì),也令威廉欣賞。二人珠聯(lián)璧合,金童玉女的形象,給威廉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經(jīng)過巴澤爾的介紹,威廉、高九和歐陽雪互相之間打了招呼。 高九的德語十分流利,歐陽雪的德語雖然很一般,但是常用的客套話還是說得非常流利,不深入交談的話,還摸不清她德語的水平到底如何,威廉對于二人的好感又增添了幾分。 德國人的飲食習(xí)慣和中國人差異很大,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德國人的家庭晚餐通常是冷餐,內(nèi)容是很豐盛的:一盤肉食的拼盤;鮮嫩可口的蔬菜,如小蘿卜、西紅柿、黃瓜;新鮮的水果,如葡萄、櫻桃。有的家庭主婦還擺出各種風(fēng)味的奶酪,主食是面包。晚餐時間比較寬裕,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邊吃邊聊。 德國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聚餐談話這一點就更加相似了。德國人吃飯很講究,聚餐的時間主要是用來交流的。 威廉雖然出身于豪門,可是他畢竟至今仍然是一個學(xué)生,對于社會上的事情了解得相對較少,尤其是遙遠的東方,對他來說仍然有一定的神秘感。他對高九很好奇,問道:“高先生,您的德語說得非常好,您以前在德國生活過嗎?從哪里學(xué)的德語?” 高九說道:“我在米國讀書的時候,我的同學(xué)就有你們德國人,我是跟他學(xué)的德語。” 英語和德語差異還是很大的,要想學(xué)好德語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高九的德語的水平很高,這一點就令威廉十分佩服。他說道:“聽說您除了德語、英語,還會說日語,您究竟會說幾國的語言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