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另外,這東西的傳輸效率很差,而且參數不穩定,從1%-9%都有,這和生物識別卡有關系。 總體上來說,用2周時間,在天狐號上搞出這東西,白小歌還算滿意。 畢竟條件不是太好。 有了能使用的頭盔,那就代表著效率突飛猛進,因為研究者可以佩戴頭盔,借助分析模式的部分算力,從而顯著提高效率。 一代機投入生產。 這種頭盔大小的裝置,天狐號上的3d打印機能快速生產。 第一批制作了500個。 一部分給了滿足條件的下屬,一部分放在公共場合通用。 白小歌還用分析模式,制作了非奎琳使用的操作系。軟硬件設備齊全后,星網一代正式投入使用。 用過的都說好。 在分析模式的算力支撐下,能給使用者提供優秀的服務。 與此同時,分析模式也反向復制這些專家學者的學識和經驗,全部記錄下來備用。 基于現狀的條件,白小歌有很多構思和設想。 等以后發展出自己的基地,就建立龐大的實驗設施,嘗試去實現。 天狐號已經靠近聯邦邊境,抵達這附近最大的中轉星系,黑塵星系。這個星系內有三個宜居星球,本身還位于多個亞空間航道節點上。 如果說亞空間航道是路。 那么這些路有寬闊的十二道大馬路,有4道馬路,也有土路,泥路,羊腸小路。位于大馬路上的星球容易通行,自然最先被發現。 比如黑塵星系這種,它們分布在大路脈絡上,最先被發現,最先被開發,都是重要的樞紐型星系。在這些星系周圍,還有很多很多沒有被發現的亞空間航道,通往未知的星系。 三大國家的星圖都具備的特征是,越靠近中心區域,發現的開發的星系越多,星網上星系數量越密集,越靠近邊境,星網越稀疏。 探索未知是生物的天性,不論哪個國家,都有冒險者們義無反顧的進入未知亞空間航道,冒著迷失宇宙的風險,探索未知的亞空間航道,尋找新的星球。 天狐號也要踏上這條路。 在開發度極低得聯邦邊境,尋找合適的定居的星球,將其打造成奎琳們的基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