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輛馬車擋道,千人大軍卻不敢向前一步。 雙方僵持了一會兒后,馬車門簾掀開,走出一個身穿青衣,腰系玉帶,頭戴高冠,手拿拂塵,皮膚白皙如女子般的中年人。 “奉娘娘口諭,帶王正入長安覲見。” 尖細如女子般的嗓音響徹軍陣,帶來了一陣陣騷亂。 王成國一臉鐵青的騎馬上前來,對朱貴臣拱手為禮說道:“王正擅殺本地縣令,本官要拿他到龍州查辦?!? 朱貴臣打量了一下王成國,問道:“汝乃何人?” “本官龍州錄事參軍王成國?!? 朱貴臣笑道:“那你就和王正,還有一干相關(guān)人等,全都隨咱家去長安吧,是非曲直到時候自有公斷,畢竟娘娘的差事可不能耽擱了?!? 王成國臉色一沉,“本官公務(wù)繁忙,沒有時間去長安?!? 朱貴臣笑道:“那要不要咱家去龍州找刺史說說,或者找利州道大總管說說,讓他們給你些時間,如此可好?。俊? 王成國猶豫了許久,再次拱手道:“就不勞煩大人了,下官隨大人去長安就是了。” 從稱呼和自稱就可以看出,王成國屈服了,在這大庭廣眾之下,王成國只能屈服,不然到時候倒霉絕對不只是他一個人。 這其中最關(guān)鍵的就是那句“娘娘口諭”,在大唐全天下能稱娘娘的,只有皇后一人,哪怕只是口諭,那也是旨意。 朱貴臣既然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喊出來,那就是真的,如果有假,那朱貴臣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這時候如果王成國敢不遵旨,同樣沒有好下場,這就是所謂的出口成憲,帝后二人哪怕用最小的聲音說出來的話,傳出來后也會變成雷霆。 以李治和武則天的威勢,別說一個小小的王成國了,就算是來個普通些的行軍道大總管,也扛不住這雷霆之怒。 最起碼也得長孫無忌這種級別的大臣,在有理由的情況下還可以掙扎一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