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管事的沉默了一下,說道:“你先給一千貫押金。” 王正點了點頭,說道:“沒問題,不過這么多錢,你得用官印才行。” 管事的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同意了,“也行,這么大生意,確實可以做成正當買賣。” “那就隨我回江心嶼取錢吧。” 一千貫可不是小數(shù)目,一貫錢就差不多十來斤了,一千貫光重量就是四五噸,可想而知這是多大的一筆錢。 光是把錢從江心嶼運到船上,王正安排了二十人,每人就跑了好幾趟。 官船管事直接用了一把大秤來稱錢,這要是用數(shù)的,不知道得數(shù)到什么時候去? 所謂的大秤分金,應該就是這樣來的吧。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金屬貨幣保質(zhì)倒是保質(zhì)了,可確實不利于商業(yè)發(fā)展。 忙活了一個多時辰,才把交易弄完,王正付出了幾噸銅錢,換來一紙文書。 一文錢一斤的甘蔗真的是天價了,王正也就是這段時間收入一直不錯,才敢這么弄一下,不然根本負擔不起。 不過糖在這時代的地位,比鹽還要高一點,這么一想倒還算值得,畢竟這是做種子的,多花一點代價也沒關系。 找了個幾個竹筒,把橄欖和荔枝龍眼種子給分開裝了起來。 香蕉苗、荔枝苗和龍眼苗全部種到了竹林里面去,天氣雖然已經(jīng)不是太熱了,可也要避免直接暴曬,平時再多澆水,活下來應該沒問題。 只要它們能活下來,王正就有辦法幫它們過冬,等長幾年,過了幼年期,它們自己就能耐得住歲寒。 至于剩下的那些半大不小的甘蔗,一時間倒是把王正給難住了,種又不能種,吃著又不怎么甜,丟了又還有點可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