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剛去西域之時,正是吐蕃人肆掠西域的時候,西域各族,包括我唐人軍、商兩界都受到了一定的摧殘。 吐蕃幾萬大軍猶如蝗蟲過境,所過之處一片狼藉,當地百姓怨聲載道,西域王室不過相當于我大唐一縣令,自保尚且不足,我唐軍也士卒稀少只能緊守城池。 當時我也只有三千巴人士卒和一千左右的匠人和學子,雖然還有一萬左右追隨而去的唐人,可他們畢竟是去賺錢的,并不可用于戰陣。 軍力如此懸殊之下只能智取,不可力敵,畢竟就算有防御無雙的冬衣,可軍力差距在十倍以上,拼命之下士卒力氣很快就會耗盡,最后只有被吐蕃大軍圍殺的下場。 于是我選擇先絞殺吐蕃大軍的斥候,我渝州士卒中的斥候皆來自于大巴山中的老獵人,經過幾年的訓練戰力并不弱于軍中伺候,同等數量之下加上裝備,可以做到無損完勝。 吐蕃人派出百人隊追殺,我就近就能吃掉,派出千人隊追殺,我拉開與大軍一段距離后也能吃下,派出萬人隊圍殺,我就往荒漠里面跑,把他們隊伍拖長后,還是能吃下。 最后他們不得不全軍出動來圍殺我,我還是往荒漠里面跑,他追我逃半個月的時間,我吃掉了他三千人馬,半個月后,我也等來了想要的機會。 那是一個大風天,聽說沿海的狂風能拔樹摧城,西域荒漠中的大風同樣也能吹得人仰馬翻,加上夾裹著沙塵,威力同樣不可小視。 我在上風處把匠人制作的雪橇加上風帆,讓士卒帶上護目鏡,最后轟開吐蕃人的大營,三千士卒沖進去,幾萬吐蕃大軍猶如捆綁后待宰的牛羊。 吐蕃人目不能視,只能胡亂揮刀劈砍,他們自相殘殺者,比我殺者更多,最后清點俘虜,無傷者不過萬余。 此一戰,不但清除了吐蕃人在西域的勢力,也打出了我大唐的威風,西域各族無不降伏,此后我大總管府的命令,在西域一直都是暢通無阻。 而有了我渝州匠人的指點,西域不管糧食、菜蔬種植,還是牛羊雞鴨等牲畜家禽養殖,各方面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唐律的管束下,西域各族的日子都好過了許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