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毅、李誠、劉正,王正眼睛從三個弟子臉上一一看過去,沉吟了一下,問道:“說說,報紙上面映射娘娘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吳毅和李誠皆沉默,劉正點頭笑道:“是弟子授意的,上官儀和弟子談了一下,弟子覺得有點道理,所以,現(xiàn)在看來是弟子孟浪了。” 王正再次沉吟了起來,許久之后,對劉正說道:“上個請罪的折子,然后在第五院找個小院子住下來,隔天送一只雞鴨,或一條魚,或一捆蔬菜給我,算是你盡孝了。” 吳毅和李誠面面相覷,臉上都有些錯愕。 劉正更是臉如死灰,緩緩起身對王正作揖行禮道:“先生有命,弟子自然遵從,畢竟沒有先生的用心良苦,就沒有弟子的一切。 先生也從未對弟子等有過任何過份的要求,為先生盡孝弟子心甘情愿,可先生能否為弟子講解一二?” 這些弟子對王正還是比較信賴的,畢竟王正對他們絕對足夠好,真的如父兄對待弟子一般,而且從未對他們提出過什么要求,哪怕指正他們的錯誤,也是好言相勸。 所以劉正并不抗拒先生這次對自己的處罰,因為他相信先生這么做絕對是為了他好,而以先生之能,劉正也不認為先生會錯,不過只是想求一個明白而已。 王正點了點頭,笑道:“我不知道上官儀和你說了一些什么,也不想知道,因為那沒有一點意義,因為我知道你這么做之后,直接把咱們渝州一系給置于了帝后二人的對立面。 聽清楚,不是單單娘娘的對立面,還是陛下的對立面,因為現(xiàn)在國朝的形勢是陛下苦心經(jīng)營出來的一種平衡態(tài)勢。 我渝州一系對應(yīng)儒家,因為現(xiàn)在儒家稍弱,所以我渝州一系就不得入朝。 還有文武對立,世家官員與普通百姓出生的官員對立,娘娘與太子對立,等等,各種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造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如此一來才方便陛下掌控大局,更是陛下能輕易做到一言九鼎的憑證,我原本不上朝,和現(xiàn)在上朝后總是不發(fā)言,就是為了讓這種平衡繼續(xù)下去。 不然朝堂很容易成為我的一言堂。 可是我也并非完人,治國也并不是辦法多就一定能把國家治理好的,因為許多時候最好的辦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人都是有感情的,我肯定有許多照顧不到的地方。 這算是我和陛下的默契,十多年下來的默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