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的渝州自然沒有王正在的時候發展的那么快速了,那時候真的是一年變一個樣。 第一年開荒,第二年就修建糖廠、粉條、造紙、竹器等作坊,第三年就開始修路并且向外擴張,第四年就開始大量的吸引外部的幫工,這期間還修建了許多船塢、大牲口養殖場、各種礦產、大水庫等。 那時候真的是渝州的高速發展期,速度快得連許多身處其中的人都反應不過來。 于是就出現了豬肉多得賣不掉也吃不完? 胡吃海塞之下? 居然有人被胖死了,直接成為了流傳至今的笑話? 嗯? 可能還會繼續流傳下去。 如今的渝州發展自然緩慢了下來,不過卻沒有徹底停滯? 畢竟十萬大巴山,還有無數的地方可以開發? 原本的許多作坊、大水庫、道路這些都可以做一些優化嘛。 渝州不缺錢? 也不缺人才,雖然這些年渝州不停向邊荒之地流失人才,可總有些不愿意離開家鄉留下來發展的人,這些人這些年就在不斷的優化渝州的方方面面。 而且渝州現在已經出現了一個很好的現象? 有點從農工業朝著旅游和教育方面轉化的苗頭。 畢竟大管事府的學院最多也只能招手五千學子? 許多在游學的渝州學子處學到知識后的人,只要條件允許,基本上都會跑到渝州去進修一段時間。 其實也不需要多好的條件,只要夠路費就行,畢竟渝州的工錢是全天下最高的地方之一? 和長安并駕齊驅,只要到了渝州? 至少可以半工半讀嘛。 所以,游學渝州是現在大唐年輕人最喜歡做的事情? 畢竟哪怕是現在,渝州的師資力量? 也是全天下最雄厚的地方。 別說進入渝州各農莊的學院了? 就算是在渝州民間? 同樣能學到許多的東西,只要你愿意誠心求學,總能找到人指點你想知道的答案。 要知道百科全書直到現在也還是在渝州編撰更新的,就編撰百科全書的那一批人,就能滿足許多求學者的求知欲。 對于渝州現在的發展情況,王正還是比較滿意。 “安穩就好啊,只要安穩的日子沒有消磨你們的上進心就行,發展的慢一點并不算什么,只要咱們沒有停下腳步,一直這么走下去,一代代人不停努力,總會越來越好的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