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日,財務部尚書陳江涵紅光滿面,喜笑顏開。 和岳鵬結成連理以后,陳家在朝中的地位無疑也要上漲不少。在軍政兩界都有不俗的影響力。 婚后過幾日,各地封疆大吏相繼離開長沙。岳鵬也帶著陳雨舒回往重慶。 但長沙城內卻未因此而沉靜。 因為,科舉時間到了。 各地已經舉行過鄉試、府試、院士,各部門都補充不少人才。 而其中在院士中出類拔萃,成為貢士者,此時都相繼匯聚到長沙城內,準備參與殿試。 殿試可以說是這個年代含金量最高的考試了。 自從趙洞庭改革學府以后,各地學府專門開設各種專科,水利、農業、路橋等等。這些個匯聚到長沙城內的貢士無疑都是在各行各業一枝獨秀的人才。當然,還有武舉的人才此時也都匯聚到了長沙城。 可以想象,只要在殿試中能夠取得不俗成績,定然能在現在尚且青黃不接的朝廷中得到重用。 改革后第一次科舉,也勢必是各地寒門學子出人頭地的最佳機會。 縱是那些個沒能得到殿試資格,只是通過鄉試、府試、院試的人才,也個個都得以成為了朝廷官員不是? 其中最為奪目的是夔州路一學子,在院士中成績不錯,竟是直接成為了一州主管農業的主官。 這品階絕對不算低了。 對于平民家庭而言,已然是一步登天。 試想,若是能在殿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其被安排的官職會低到哪里去? 這幾日,長沙城內個個客棧都是爆滿。各官吏府邸也是門庭若市。 這是舊俗。 要拉攏這些可能登天的寒門學子們,此時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有官員甚至不惜將家中女眷下嫁給那些寒門學子,為的就是賭這些學子能夠在殿試后出人頭地。 而寒門學子也自是樂得如此。 能參與殿試者,就算最終被刷下來,想來也會被安排官職。到時候朝中有人,總也能為以后晉升鋪路不是? 于是這幾日內,長沙城內成婚的人不在少數。寒門配貴族的例子不勝枚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