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后便連飯也顧不得吃,匆匆往書房里跑去。 再出來時,手中拿著數封封好的信件。 他將這些信件都遞給士卒,道:“即刻將這些傳達下去。” 信件共有五份,在信封上著字,分別是永寧郡、宣化縣、武緣縣,以及左、右兩江道。 邕州境內多少數民族,地域遼闊,形勢頗為復雜。除去宋朝認可的宣化、武緣兩縣以及郡城永寧郡外,左右兩江道分別以左江、右江劃江而治,在境內,各有許多自稱為“州……”,實際上不過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寨子。 朝廷沒那么多精力來治理這些少數民族寨子,又不愿封縣,索性才劃出右江道和右江道來統籌治理。 不出意外,這兩江道之內的守軍絕對較之宣化、武緣兩縣還要多,甚至比之永寧郡內的永寧軍數量也要多得多。 大宋境內自從實施新政以后,各路主府守軍建制都不過兩千。而如永寧郡這樣的郡城,更是只有一千五百的建制。 而左右兩江道境內的寨子里都有豢養私兵的習俗,便絕不可能只有這點人馬。 他們大概也是趙昺敢于造反的依仗。 很快,便有柳弘屹親兵數十出始安郡,向西南,往邕州方向而去。除去帶著五封柳弘屹親筆書信以外,還帶著趙洞庭那封印有大元帥印的信件。沒有他這封信,哪怕是以柳弘屹的職位,也無權調動邕州境內全部兵馬。 畢竟安撫使本就只有權力調動各縣半數軍馬,而且,邕州是趙昺封地,在這地方,柳弘屹的軍令就更不起什么效用了。 等柳弘屹再回到桌旁,何慧香見丈夫神色凝重,忍不住出聲詢問道:“發生什么事了?” 柳弘屹只是輕輕搖頭。 他也預測得到廣王造反的事會要在朝廷之內掀起多大的波瀾,這件事在平定以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何慧香見他這般,便也不再多問。 到翌日。 才是天色剛剛微亮之事。 霧很弄,白茫茫的,好似將整個天地都籠罩在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