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還不是尋常的靜江府守備軍,乃是守備軍中偵查團的將士。 宜州境內天河縣。 這里是吳阿淼的故鄉。 他以前落魄,卻常常說自己是個富家公子。這話,并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吳家在宜州的確有著頗盛的名頭。 以前大宋還未光復的時候,吳家就根底身后,是天河縣內數得著的大富之家。 他們經營糧食生意以有數代,在天河縣內有十余個店鋪。 而且還有貴族頭銜。 而到現在,吳家也并未衰落。 趙洞庭取消貴族制度以后,給那些貴族不少補償、好處。吳家家主吳長運是個精明人,沒光顧著去怨天尤人,再得到朝廷的補償以后,不僅僅沒和當地官府鬧翻臉,反而是積極配合官府發展天河縣的各種產業。這讓得吳家的影響力很快遍及天河縣的各個產業鏈之中。 如水利建設、新型農業建設、房屋建造、學府等等,唯有銀行等太過重要的行業,才沒有吳家的身影。 吳家得以在天河縣內更是名聲卓著,甚至稱得上是天河縣內首富家族。 哪怕是在整個宜州,能和吳家相提并論的家族也是不多。 據說,連天河縣的縣令都常常是吳家的座上客。 可不,這日天河縣縣令又受吳家家主吳長運相邀,在吳家府邸內共進晚宴。 天河縣縣令有女,知書達理,容貌不俗。 吳家吳長運有長子,青年俊彥,商海崢嶸新秀。 他們兩人若是結合,那還真算得上是珠聯璧合。 是以兩個門當戶對的家庭還真有這樣的打算。 天河縣縣令和吳家來往密切也就不是什么蹊蹺事情。 正是用飯的時候。 席間的氣氛很是融洽,吳長運和天河縣令連連相對舉杯。旁側還有吳長運的夫人和長子,再有天河縣令的小子作陪。 只正喝著,忽有穿著甲胄的將領匆匆尋來,對縣令道:“縣令大人,城外有數百靜江府守備軍將士要入城。” 縣令微愣,“靜江府守備軍?” 長河縣在廣南西路治下,而靜江府是廣南西路主府,他當然知道靜江府守備軍的名頭,“他們來長河做什么?” 來稟報的將領是天河縣守軍中的將領。 只天河區區小縣,守軍不到千人。將領的級別自也不會高到哪里去。 這將領聞言只道:“說是有將領回來省親。” 縣令就更為疑惑了,“咱們天河縣還有在靜江府守備軍做將領的人?本官怎的從未耳聞過?” 吳長運在旁輕笑,“何兄不必多慮,既是靜江府守備軍將士,總不會在天河縣為禍就是。興許是早年離開天河縣的人在軍中發跡了,想要回來看看。這對咱們天河縣只有好處。說不得,您還可以和靜江府守備軍牽上點關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