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理雖佛門興盛,但佛門還絕不至于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依附于大宋是必然的事情。 而佛門的種種舉措和跡象,自也影響到大理境內的百姓。再加上對國君段麒麟棄國出逃的失望,讓得大理境內并沒有出現如當初大宋那般各地皆有義軍涌現的情況。這可以說,沒有壓迫,也就沒有反抗。 再有鐘健、段實、朱海望等文臣武將到大理,也是讓得各地官員接連臣服。 大理境內各階層都默認大理將由段氏統治變為大宋統治。 只待朱海望等人也到大理皇城,想來大理軍區也會緊鑼密鼓的成立起來。 這是趙洞庭的部署。 不管是收服哪個地方,先立大軍坐鎮乃是必然之事。 畫面再回到新宋境內。 只經過不到兩日,趙洞庭便率著飛龍軍和天捷軍行出夔州路地境,出璧山縣,到潼川府路合州巴川縣城。 巴川縣城內新宋守軍不過數百,便是算上各府衙衙役等等,也尚且不到千人。 當大宋禁軍兵臨城下時,巴川縣縣令并沒有選擇抵抗,率領眾臣出城乞降。 大宋禁軍進巴川。 巴川縣內雖然全民驚動,但并未起太多波瀾。 岳鵬率軍也由潼川府趕到懷安軍境內金水。 原本懷安軍是宋軍駐扎之地,后趙昺在這里宣布新宋立國。懷安軍境內仍是駐扎有不少新宋將士。 只后來多數趕往潼川,在潼川遭遇大敗。是以,現在懷安軍境內亦是沒有多少新宋將士。 面對著兵鋒更甚飛龍、天捷兩軍的宋夏聯軍,金水縣縣令也是選擇出城乞降。 這在新宋也必然成為種趨勢。 新宋已無力和大宋相抗。 看起來,趙洞庭和岳鵬率軍往嘉定府并不需要耗費太大的力氣。 覆滅新宋真的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這日,從重慶府匆匆出城的都修偉也終是趕到嘉定府。只并未直接回鬼谷學宮,而是先到了嘉定府城內。 進城后,他去城內見過幾個在朝中任職的鬼谷學宮前輩。 他原本是想和這些前輩們說鬼谷宮主讓他們撤離新宋的打算,只沒想,卻是驚聞破軍宮主前往刺殺宋帝的消息。 這讓他嗅出來些許不同的味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