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皇上是君,而陳文龍是臣。要賄賂皇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要賄賂陳文龍卻并非是不可能。 于是乎這些天來陳文龍家中也是幾乎門檻都被踏爛。 只這些人來客不出意外的全部都是怒氣沖沖或是滿懷羞愧地離開陳家府邸。 陳文龍是大宋老臣,更讓人敬重的,是他兩袖清風。在朝中不爭權、不奪勢,自也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人。 哪怕到他家中者連他的親戚都有,也通通沒受到他的好臉色。甚至,有學子因此而直接被他取締會考資格。 這些事傳出去以后,不知道讓多少人唏噓。 陳家來客也終于逐漸減少。 科舉還是如期舉行。 尚且才是天色微亮的時候,岳麓書院外就匯聚著許許多多的各地舉人。 他們臉上大多都有著躍躍欲試之色,也有著緊張之色。 到現在,科舉進士中最為顯赫者已經如同鐘健那樣成為封疆大吏。這也足以說明皇上的態度。 科舉真是他們這些學子出仕的坦途大道。 能否高中,那便等于是鯉魚躍龍門。只需越過去,那他們即將面對的將會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當陳文龍率著監考的諸多官員到時,人群便以極快的速度熱鬧起來,眾學子連忙向他們拱手行禮。 陳文龍率著眾學子進岳麓書院。 其后,便代表趙洞庭說話。 話中意思,不過是讓諸位學子安心考試,不必動那些下作心思。這些,都略去不提。 隨著鐘聲響起,各地學子便都按著自己的考號往個個教室里走去。 其中年歲大者,有須發微白的垂垂老朽。 年歲小者,甚至還是滿臉稚色。看上去,怕也就那么十來歲的模樣。 這樣的學子,自然算得上是天縱奇才了。 哪怕是連陳文龍等人,也都不禁對這個年紀最小的舉生頗為關注。畢竟以前,大宋還未出現過這般年輕的舉人。 只可惜的是,今年趙洞庭并不在這。若不然,他定能認得出這個學子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