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是那真臘海軍主帥所呆的那個島。 然后很快,在海島的側面便有真臘海戰船緩緩露出蹤影來。 大宋海戰船方陣內,支永壽、闕華榮兩人的戰船雖離得不太遠,但想要交流,卻也不太可能。 兩個人在這個時候卻是展現出相當的默契。幾乎是同時下令,讓麾下戰船撤退。 真臘海軍想用數艘戰船將他們引過來,他們當然得將計就計。 要是繼續往前沖,被那些真臘海軍看出什么端倪,不敢殺出來了。那這趟海峽便等于是白闖了。 而這幕,也的的確確落在那真臘海軍主帥的眼中。 他登時驚喜不已,連連喊道:“擂鼓!擂鼓!” 在他所處的山坡后面,足足有數百米鼓手。聽到令后,齊齊擂起鼓來。 鼓聲在海面上傳蕩。 那些真臘的海戰船在這刻好似速度提升了些許。 他們從四面八方包圍向大宋船陣。 待得他們全部出現在視野內時,粗略數去,戰船怕得有將近兩百艘。 在這樣的年代,這樣數量的海軍艦隊絕對不容小覷了。 但天隕、天敗兩軍將士們并沒有絲毫的慌張。 因為船上的將領們看得出來主船仍是指揮有素,并不慌亂。而士卒們,也看得出來將領們仍舊很淡定。 當出海峽的后路漸漸被封死以后,大宋海戰船“迫于無奈”,被逼停在海上。 島上真臘海軍主帥看到這幕,更是得意洋洋。 而在這時,支永壽、闕華榮卻是相繼下達了讓前、后兩面戰船橫船的命令。 十八艘海戰船在海面上慢悠悠地轉向。 約莫過十余分鐘,真臘海戰船已是離得極近。 他們大概是心里振奮,尚且還沒到射程范圍內,就有船只已是向著大宋的海戰船開了炮。 不過他們的炮只是投石車而已。 一顆顆大石頭落在海水里,激起巨大的浪花。 “打!” 等到有真臘海戰船幾近接近到大宋船陣的兩百米處,石頭都能落在大宋海戰船面前了。支永壽、闕華榮兩人終于相繼下令開打。 桅桿上令旗兵搖動令旗。 他這一搖不算什么,接下來的場面卻是堪稱驚天動地了。 大宋三十八艘海戰船相繼開了炮。 船身微微搖晃間,不知道多少炮彈向著周圍射去。 這些炮彈的速度、威力,自遠遠不是那些投石車可以相提并論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