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去各省各部主官,在中樞內閣掛職的肱骨大臣們悉數被宣進宮以外,那些就住在宮外專門用來招待到皇城辦差官吏的酒館里的明鏡們也是陸續進宮。在明鏡臺召開以前,由太監領著到御花園內。 依著趙洞庭的安排,內侍府早已在那些案桌上分別貼上這些明鏡們的名字。 趙洞庭等人則是坐在最上頭。 在眾明鏡到時,趙洞庭早已是在這里等候。在他旁邊,則分別是陸秀夫、文天祥,再是王文富、趙與珞等頂尖大員。 遠處些,有不少皇宮禁衛們守衛。還有持著各種樂器的宮中樂師們。 眾明鏡陸續到,見到趙洞庭后都是頗為激動的行禮。 在他們心里,被推選為明鏡那是天降的驚喜。在這之前,他們中間大多數人怕是都沒想過這輩子能夠見到皇帝。 畢竟他們雖是各地頗有威望的官員,要么則是在某個行業頗有建樹的人,但他們,終究不是大宋官員。 趙洞庭對這些明鏡們頗為和藹,在他們行禮時,頻頻微笑點頭。 等人到齊,距離開會的時間大概還有兩刻鐘的時間。因趙洞庭坐在上面,下面鴉雀無聲。 即便那些明鏡中不乏年歲頗老之人,卻也在趙洞庭面前顯得極是拘謹。 趙洞庭則只是和旁邊的文天祥還有陸秀夫偶爾聊上幾句,聊的,是關于攻打元朝的準備事宜。 這才是對大宋而言至關重要的事。 在元朝這只猛虎被消滅之前,大宋始終算不得是天下霸主。 會議時間到,有鼓聲、笛聲,還有編鐘等樂器的聲音齊響。這聲音浩蕩、澎湃。 在眾明鏡圍成的圓圈正中間是旗臺,一名身披鮮亮金色甲胄的將士撒手將大宋國旗揚出,另一名緩緩拉動繩子。 趙洞庭和文天祥、王文富等中樞內閣閣員在這刻都是站起身來,凝視大宋國旗。 大宋國旗飄揚著,緩緩向著旗桿上頭升去。 來自各地的眾明鏡連忙跟著起身。 有大宋國歌的聲音隱隱約約響起,然后越來越洪亮。 趙洞庭當初制國旗、編國歌,讓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這不過是表面上的形式,但趙洞庭卻深知其重要意義。 站在國旗下,看著大宋國旗緩緩升起,即便是他,心中也有種油然而生的濃濃自豪感。 等到國歌奏完,大宋國旗也升到最頂端。 趙洞庭坐下去,敏銳的察覺到明鏡們的眼神都些微有些變化。 然后,他向著溫慶書看去。 掛著明鏡臺總秘書之職的溫慶書站起來,手捧著文書,宣讀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