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過去幾日。 南京路,祥龍軍區大軍在將鄧州、唐州、蔡州全境拿下以后,沒有再向外擴張。 京兆府路,蜀中軍區大軍在拿下整個商州以及京兆府南半壁后,也同樣沒有再向北發動進攻。 只巴統率著天貴軍趕到虢州。 虢州境內,除去府城虢略以外,只有縣城朱陽。 再其余的,都是并不怎么起眼的小鎮。 進虢州以后,天貴軍沒有任何掩人耳目的打算。 長驅直入,直往朱陽縣。 這惹得虢州境內狼煙滾滾。 元虢州知州梓高義當然看得出來天貴軍打算先取朱陽,再取虢略的戰略意圖。 而朱陽縣內守軍不過千余,虢略城內守軍也總計不到五千之數。 而且其中多是未經過嚴格訓練的屯兵。 以這樣的兵力,若是分開應戰,根本不可能是天貴軍的對手。 即便合力,也是勝算渺茫。 于是他在得知天貴軍入境的消息以后,便是連忙又差快馬趕往河東南路境內的河中府和解州主府解縣求援。 雖解州主府解元兵員也不多,但河中府作為路級別的主府,其內兵力卻是不在少數。 而且在自大宋禁軍入境以后,元朝國內兵力便都在漸漸向著南疆匯聚。 河中府。 數匹快馬攜帶著惶惶之色匆匆馳到城外。 在城門口被守城的士卒攔下。 馬上的士卒沒有下馬的意思,匆匆道:“我等乃是虢州守軍,奉知州大人之命,特來求見達魯花赤大人!” 河中府是路府,元朝在這樣的地方往往都設有達魯花赤和知府各一員。 知府算是掌管地方一應俗事的官員,就像是陸秀夫在大宋的地位那樣。 而達魯花赤,則等同于是當地的土皇帝了。 這是由成吉思汗設立的官職,其擔任者通常都是蒙古人。 他們才是真正掌握著各地軍政實權和府衙實權的人。 不管是各地官員有什么決策,最后都得經過他們裁決。 知府只有管理權,達魯花赤才有決策權。 達魯花赤的設立,自是為保障蒙古人貴族的統治權。 守門的士卒見到這幾個信差神色匆匆,也不敢多攔,連忙帶著他們向城內的府衙跑去。 一路吆喝。 路上的行人忙不迭退讓。 過不多時,這幾個信差便在府衙內見到河中府的達魯花赤魯巴。 魯巴是純正的蒙古人。 在他的臉上,有著極為趾高氣昂之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