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們早躲在暗處將擲彈筒架好。 在這刻,扛著擲彈筒便向著宿遷城跑去。 也沒帶多少炮彈,擲彈筒手和瞄準(zhǔn)手各自背著兩枚而已。 匆匆跑近百余米后,他們也沒管太多,直接將擲彈筒固定在地上,然后便對著城頭開始轟炸起來。 城頭上雖有元軍注意到,但反應(yīng)難免要慢幾拍。 畢竟誰也沒料到大宋禁軍會以這樣的方式攻城。 假若文起不動用熱氣球的話,那這些擲彈筒也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 有三萬余將士鎮(zhèn)守的宿遷,怎么想,都會覺得宋軍要攻城,必然得是擺出大陣仗。 誰曾想,會是這樣的辦法。 不過數(shù)十挺擲彈筒,這本來沒法對宿遷城造成什么威脅。 但加上六百熱氣球,可就不同了。 隨著轟隆的炸響聲,城頭上有正在架著沖天炮的元軍連炮帶人直接被湮滅在火光煙塵當(dāng)中。 有人慘叫著跌下城頭。 這讓得城頭顯得更是混亂起來。 而在他們慌亂的同時,天罡、天英和天富軍的各兩百熱氣球卻是在以極快的速度向著城墻上空蔓延過來。 城頭上的元軍雖然很快以擲彈筒對城下的大宋禁軍進行還擊,但因為失去先機,那些沖天炮手的準(zhǔn)備速度還是被拖慢了。 當(dāng)熱氣球出現(xiàn)在城頭上空的時候,宿遷城北、西、南三面城頭上,都只有不過寥寥十余挺沖天炮對著天空開炮。 或許是因為大宋軍中縮減熱氣球的原因,在元朝,沖天炮的儲備量也是遠(yuǎn)遠(yuǎn)不如擲彈筒那么多。 雖然此時宿遷城內(nèi)兩三百挺沖天炮定然是有的。 但不可能全部都已經(jīng)拉到城頭上,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就做好準(zhǔn)備,且瞄準(zhǔn)空中熱氣球的,那就更少了。 只是還是有熱氣球被那些炮彈打中,在火光中碎裂開來,向著地面墜落下去。 這一個熱氣球,便是五個大宋的精銳將士。 誰都會覺得心疼。 但空中的熱氣球仍是向著城頭上空蔓延過去。 打宿遷這樣布置有重兵的縣城,誰都知道,必然會有折損。 不管是地面上的這些擲彈筒手,還是空中的熱氣球軍將士們,在接到命令的那刻,或許就已經(jīng)做好為國捐軀的準(zhǔn)備。 大宋禁軍的威名是怎么來的? 是他們憑著那一往無前的氣概、舍生忘死的勇氣拼來的! 至今,雖大宋禁軍戰(zhàn)績輝煌至極,但軍中將士也不知道已經(jīng)換了多少了。 沒誰愿意去墜大宋禁軍的聲威。 如果有那樣的人,大概也不會被選拔進大宋禁軍的隊伍里。 先是征兵時挑選過,然后再經(jīng)過守軍、守備軍的兩輪選拔,最后才能成為禁軍將士。 這足以讓禁軍中都是精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