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洞庭在得知越李朝使者團到達以后,當即放下手頭上的瑣事,趕到大殿,接見了孫康城。 孫康城老態龍鐘,怕是得有七十歲都有余了。 趙洞庭看到他后也是忍不住微愣。 他還真有點難以想象孫康城是怎么從升龍趕來長沙的。 而且現在荊湖南路還在發大水,好在這家伙沒有被洪水給沖走。 “越李朝宰相孫康城見過大宋皇帝陛下。” 蘇康城站在龍壁下,顫顫巍巍給趙洞庭施禮。 在旁身后,其余那些使者也是同樣如此。 他們共計十余人,中間步伐越李朝中的文武棟梁。 “免禮吧!” 趙洞庭清清淡淡抬手,卻是沒有后文。 這副模樣讓得蘇康城面上不禁是泛出些苦澀來,然后問道:“不知大宋皇帝陛下打算何時放我朝皇上回國?” 趙洞庭幽幽道:“朕可沒打算再將李昌符給放回去。 朕現在已經封他為大宋的越昏侯了。” 蘇康城等越李朝使者個個聞言臉色劇變。 大宋皇帝竟然是不打算將他們國主給放回去!而且,還封了越昏侯這么個明顯帶有諷刺意味的爵位。 隨即蘇康城連道:“宋帝,您可是說過,只要我們俯首稱臣,便將咱們國主給送回去的啊!” “是么?” 趙洞庭卻是反問道:“朕何時說過這樣的話?” 蘇康城道:“這是你們大宋武鼎堂高手在離開我們皇宮之時留下的話啊!” “好吧!” 趙洞庭輕輕點頭道:“那可能是朕忘了。” 緊接著又道:“那你們此行是來俯首稱臣的?” 蘇康城即便是到現在,眼中都尤有不甘之色在閃爍,但他還是躬身道:“是,我們愿意向大宋俯首稱臣。”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大宋的突然崛起,其實已然意味著大宋周邊的這些小國必然難以再繼續維持和大宋以往那樣的關系。 尤其是像越李朝這樣還不知道死活冒犯大宋的,能夠俯首稱臣其實都已經算是不錯的結果。 趙洞庭聞言又是輕輕點頭,“那既然如此,朕封李昌符為候倒還是有些不妥了。 這樣吧,既然你越李朝愿意俯首稱臣,那朕便將李昌符給放回去,且封他做個越理路的節度使。 這越昏侯的爵位,朕也給他免了。” 蘇康城等人聞言卻是再度變色。 有個武將模樣的人實在忍不住,站出身來道:“大宋皇帝您要將我們越李朝設以路制?” 趙洞庭臉色微冷,“莫非你有什么意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