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會給他們將太多理由的機會,只會認為他們是能力不夠。 而且這事也的確沒什么好解釋的,是律法局和監察局辦事不利。 善濟會這些人異口同聲,消息也肯定是從他們這走漏除去的。 因為除去他們,便只有府尹大人知道這事了。 只現在,也不是查內奸的時候。 數次商議的結果,仍然只是從現有的資料中,爭取找到能夠用得上的線索作為突破口。 那些從善濟會個人家中搜出來的東西現在已經是沒有什么用了,全部都檢查過,并沒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不得不說善濟會的人在殷寒九的交代下,將首尾都處理得很是干凈。 家里財產轉移出去的速度也是神速。 只有從善濟會衙門里搬過來的資料還有小部分沒有檢查完。 之前的,也都沒起到太多作用,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漏洞,沒法作為突破口。 而總賬本和倉庫這兩大最值得推敲的地方,也全部都被善濟會的人推卸給“洪災”了。 “大人!” 也不知道到什么時辰了。 會議室里,忽有衙役帶著喜色喊出聲,看向在最正上方查看資料的莘密達。 莘密達偏過頭,忙問道:“有線索?” 那衙役持著本線裝本的薄簿子,三步并作兩步地跑到莘密達面前,“大人您看這!” 他將簿子打開,在簿子里面,赫然夾著張薄薄的紙。 現如今大宋的造紙術相當先進,紙張都已經頗為白凈堅韌了,這張紙雖然已些微泛黃,但上面的字跡還很清晰。 “好!” 莘密達看過這張紙上內容,眼中便爆發出精光來。 然后又看向那簿子,道:“這簿子是誰的可清楚?” 那衙役答道:“名字是簿子上寫著呢,張甘!” “好!” 莘密達又道了聲好,直接拿過簿子,將紙又夾進去,“走,和本官去審審這張甘!看他如何解釋!” 紙上的內容,并非是洋洋灑灑的信,只不過寥寥數十字,卻可以作為相當有利的證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