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洞庭稍微沉默,然后道:“你的意思,是長久下去,朕這個皇帝,便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是吧?” 冉安國只道:“皇上,防人之心……不可無啊!臣懇求皇上日后能夠長鎮(zhèn)朝中。” “起來吧!” 趙洞庭笑著拍拍冉安國的肩膀,又將冉安國摻起來,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朕心中已有打算,不必擔憂。” 他知道冉安國的顧慮,也認同,甚至可以說他是最清楚皇權旁落的后果的。 但他并非是在家天下的背景環(huán)境中長大的,如今的局面,可以說是他刻意造成的,也希望看到的。 一個健全的國度社會,應該是缺了誰都可以的。 若這大宋必須有他趙洞庭,那又怎能長盛不衰? 誰的壽元都是有限的,即便是極境高手也無法逃脫生死輪回,若是趙洞庭的后世之君是個昏君、暴君呢? 上一輩子看過太多朝代更迭史籍的趙洞庭不愿意再看到大宋生靈涂炭,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孫后代因為皇權更迭而死。 皇權是滔天的富貴,卻也是枷鎖。 從趙洞庭開始有意的培養(yǎng)鐘健和李照恩的治國能力時,就已經是在開始鋪路了。 讓鐘健做輔國大臣之首更是如此。 而這顯然是冉安國沒法理解的,他只是疑惑、擔憂地看著趙洞庭。 但趙洞庭這么說,他也不好再說什么。 皇權始終是個敏感的東西,作為臣子他不能多說。 其后返回大宋的航程中,趙洞庭和空千古等人多數(shù)時間都在研究西方的法術之道,連眾女都頗有興致。 眾人一致對西方的冥想之術贊不絕口,因為這是中原武道不曾具備的。 大宋并沒有成體系的修習靈魂之力的法門。 西方的冥想之術填補了這塊空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