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高壓壓氣機-《規則系學霸》
第(2/3)頁
張剛川的理由說服力很強,但反對的聲音更多,會議在坐可以說都是‘大佬’,可不會照顧張剛川的面子,“比起你們發動機組,我更相信趙院士?!?
“看看趙院士,幾個月時間就解決了渦輪葉片的材料問題,你們的材料組呢?十幾年了,沒有進步,還是靠著307的成果?!?
“合并一起做研究?你們光是完善都五年了,什么時候可以投入生產?”
“我看趙院士的申請報告了,他申請的是二組,是在你們的基礎上做更高端的發動機研發,以他們最新的葉片材料為基礎制造渦輪機,等于是全新的研究了?!?
“你們瞄定的是j-20,裝配j-8都不合格。趙院士瞄定的是獨立研發。歐美國家,發動機和戰機是分開的,我們的目標也應該是這樣,他的研發不是為了某一款戰機,是為了制造高端發動機。”
“我聽說m國已經在研發第六代發動機,而他們最新戰機只用了第四代發動機,靠你們昆侖發動機組,別說是第四代發動機了,在給你們五年時間,能趕上第三代嗎?”
好幾個大佬一開口就直接噴,說的還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
張剛川直接不說話了。
這怎么說?
昆侖發動機確實遲遲不能交付,一大堆問題都還沒有得到解決,根本無法滿足第三代航空發動機需求,裝配國產中高端戰機不夠資格,想要夠資格必須要更新換代,但他們針對新的渦輪葉片材料,也只處在論證過程而已,短時間是根本用不到的,首先他們還是要解決昆侖發動機現有的問題,否則技術論證都過不了關,更別說過設計定型這關了。
會議中還是有人支持張剛川的,但支持的人數還是比較少,都是和昆侖發動機組有關的,局外人都對昆侖發動機組沒信心,而對趙奕非常期待。
所以就不用繼續上報,劉建昆當場就決定,同意趙奕成立‘二組’的申請。
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
比如,撥款經費問題,一個新的發動機研發組運行,肯定會牽扯到海量的經費投入。
這么一大筆經費調動,可不是劉健昆一個人說了算,還必須要做方方面面的工作。
再有就是,對新發動機組的支持,人才支持、對接工廠的問題,還有主要研發場地都是問題。
這還是要看趙奕的想法。
當劉建昆和趙奕進行視頻通話,想詳細的聽一下他的想法時,劉建昆忽然發現自己想的有點多,趙奕甚至都沒有做計劃,“新的場地?不用啊?我主要還是在燕華大學這邊。”
“你們要是能幫忙找個大場地,臨時做設備調試、放置設備用倒也行……”
“但一定要在首都的,不然太遠了?!?
“對接最重要。”
“我之所以申請獨立的經費、獨立的研發組,目的就是跳過昆侖發動機組直接對接工廠,讓我們的設計能第一時間被制造出來!”
劉建昆聽完都愣住了。
不需要建造大型的研發基地?只需要一個調試設備用的場地?
趙奕甚至都沒有提后續經費,只是說‘經費不夠用再打報告,初期只是做設計,只要對接工廠能造好東西就行’,要求實在是太簡單了。
“可能是因為趙院士沒有經驗吧!”劉建昆忽然對趙奕有點不看好了,他想起了趙奕的年紀,是不可能有經驗的,貿然申請這么重大的項目,后續肯定會碰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吧?
“只能等以后碰到問題再說。但就算再差,也肯定比昆侖組強!”
劉建昆想著。
實際上,趙奕根本沒有意識到研發基地的重要性,或者說他不需要大型研發基地。
大型研發基地就是把所有的相關的研發組放在一起,各個研發組獨立工作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協調,項目負責人主要工作并不是做研發,而是協調各個研發組的工作,讓所有研發組以及研發出的部件,統一在一起制造出最終的成品,也就是航空發動機。
但是趙奕根本不需要‘協調’。
哪怕手下有一大堆的研發組,并拿出各種各樣的成果,他可以使用《監察律》,輕松的把成果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另外,趙奕自覺有些像孔明。
事必躬親!
在發動機每一項重要技術和設計上,他都打算一過問一遍,然后做出適合的完善,就可以把它們統一在一起,就是發動機最終的設計了。
只要有了完善的設計,再讓工廠制造出設計中的產品,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這一步就是結束。
像是昆侖發動機花費好幾年進行調試,還是小問題不斷的情況,到他這里根本不可能出現,他能第一時間找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东台市|
洛浦县|
商洛市|
安国市|
杭锦旗|
承德县|
齐河县|
凤台县|
楚雄市|
松潘县|
中卫市|
军事|
邵武市|
武定县|
汶川县|
高阳县|
贡山|
罗甸县|
济阳县|
双流县|
白河县|
五台县|
类乌齐县|
邹平县|
双峰县|
桂平市|
寿宁县|
临夏市|
奉化市|
和田县|
蚌埠市|
普宁市|
四子王旗|
基隆市|
延安市|
合水县|
西充县|
盖州市|
阳朔县|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