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做清除任務出發(fā)的第一天,僅僅半天時間,許退等人就收獲滿滿。 雖然宮靈的清除任務目標中的那三樣變異植物,一樣都還沒有找到。 但卻找到了價值高達150萬的珍惜物品。 這只是按賣給官方的價格算的。 要是將其中一部分交給莊自強放到地下市場處理,部分物品比如那蛇毒的價格,還能再高個兩三成。 碧紋蛇并不難對付。 難度是怎么在危險重重的野外原始森林里找到它們。 那難度,也就比大海撈針容易一點點罷了。 除此之外,宮靈還找到了一株非任何目標,但對她修煉非常有幫助的蠶絲草和種子。 這種蠶絲草,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變異植物之一。 生長速度極快,一夜之間就可以從種子長成蠶繭模樣。 草絲很細,但卻非常堅韌,單根在那里,普通的刀劍都斬不斷。 一旦擰聚起來,堅韌度是直線上升。 對于植物系的超凡而言,蠶絲草能力,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能力。 可守可輔甚至可攻。 若是配合一定數(shù)量的蠶絲草種子,甚至可以控場。 也正因為如此,這蠶絲草和種子,非常的搶手。 搶手到華夏基因進化大學都不提供這樣的修煉物資。 原因也很簡單。 這個蠶絲草的進化變異并不穩(wěn)定。 原生生物是蠶草,野外一大片蠶草,有時候只有幾件變異成蠶絲草。 而且,哪怕用變異后的蠶絲草的種子重新培育,培育出的蠶絲草,九成以上都又會出現(xiàn)返祖現(xiàn)像,失去它變異后的能力。 所以分外珍貴。 宮靈高興得不得了。 蠶絲草的收獲完全不在她的意料之中。 許退也沒想到,蠶絲草對宮靈如此重要。 只是阿黃控制的仿佛機械昆蟲發(fā)現(xiàn)了幾株蠶絲草,而阿黃搜集來的資料中,一株蠶絲草可以在基因研究院換到一萬塊錢,一粒種子可以換到一千塊錢。 但是,一株蠶絲草帶的種子,足有幾十粒。 這就值錢了。 許退是奔著錢去的,沒想到卻恰好是宮靈需要的。 記錄數(shù)量之后,就先歸宮靈了。 當然,不可能是白送的。 野外團體清除任務,最忌諱分配不清。 等任務結(jié)束,是要全部一一核算分配的。 也因此,許退這個新上任不到半天的隊長,威望也在這個小團隊中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上宿營在之前選定的臨時營地中。 宮靈跟左青青一個雙人帳篷,許退跟程默一人一個單人帳篷。 野外宿營,晚上必須要有人值夜。 每人守夜兩小時,剛好從晚上十點到六點鐘天亮。 許退并沒有因為宮靈跟左青青是女生,就不讓她們值夜。 相反的,她們也必須值夜。 睡眠對每一個人非常重要。 是恢復體力和精神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這時候為了照顧女生不讓她們值夜讓自己狀態(tài)無法恢復的行為,都是極度愚蠢的行為。 第一個值夜的是程默。 許退是最后一個值夜。 凌晨天快亮的時候,那是很多人值夜最艱難的時候。 看著程默點起了取暖驅(qū)蟲的火堆? 又在周邊噴灑了驅(qū)蟲藥劑之后? 許退鉆入了自己的帳篷。 精神力微微一動,模糊精神感應默默的展開。 一路延伸? 直接延伸到了四十二米的范圍之外? 遠遠的伸出了臨時營地。 最近二十天的時間,許退一直在修煉《精神海凝神感基鍛識法4.9版》第三層。 第三層雖然只有十二個基因基點? 但是開啟的難度卻是大增。 許退如今一個修煉周期已經(jīng)能夠消耗掉兩瓶D級能量補充藥劑外加三瓶E級能量補充藥劑了。 分出來六成的修煉力量給第三層的基因基點,基本上要三天才能開啟一個。 到目前為止? 才開啟到第三層第七個基因基點。 也因此? 精神力又有一定幅度的提升,精神感應的距離再次提升。 精準精神感應的半徑達到了二十一米,模糊精神感應的半徑達到了四十二米。 營地四十二米的范圍內(nèi),沒有任何危險。 許退還不放心? 輕聲問道? “阿黃,安全哨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 “沒有。” 阿黃控制的仿生機械生物,有阿黃的控制,每一個都是智能化的。 除了收集情報信息外,最大的用處就是守夜? 提前預警。 晚上,阿黃最少放出去了八只類型守夜昆蟲? 方圓五公里范圍都在阿黃的監(jiān)控范圍。 另外還有兩只機械蜂鳥在方圓五十公里內(nèi)巡游,監(jiān)視周邊環(huán)境異常。 看到影像? 由阿黃這個高級人工智能實時分析,發(fā)現(xiàn)危險馬上通知許退。 現(xiàn)在? 許退有些明白安小雪此前為何經(jīng)常一個人出清除任務了。 有阿黃的輔助? 出清除任務還是很輕松的。 當然? 其它同學要是有一定的財力,也可是購買這些智能機械來做輔助。 不過一來價格很美麗,二來智能程度,探索半徑,比起阿黃就差老遠了。 許退并沒有急著睡,而是開始每晚的例行修煉。 先修煉了一會能量場力,壯大自己丹田內(nèi)的能量場力。 而后繼續(xù)開啟基因基點,在將精神力消耗到五成的時候,許退馬上就停止了修煉。 隨后,許退就躺在帳蓬里,精神感應緩緩的散開,然后延伸向了地面。 這一次,用的是微觀感應! 繼續(xù)感應山的原初量子頻率! 這一次感應,許退是盡量的放大他的感應范圍。 意識觀想中,是將附近整個山勢納入了感應范圍,微觀感應離地上升,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將整個大山,無論是山上的花草樹木還是其它,都視作一個整體來感應。 有幾句古籍的話,許退記得很清楚。 山為地之脈! 是為山脈! 山又為土之余。 山就是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