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做為靈族的軍神,做為一位身經百官的統帥,虛執甲對于圍剿藍星遠征軍,是有著非常深刻且清醒的認識。 一直以來,藍星遠征軍與他們靈族的交戰,都是非正面直接交戰,而是或奇襲,或利用地利等因素,來取得優勢。 唯一的正面交手,其實就是藍星遠征軍在570號小行星實施斬首行動,斬殺虛化成的那一戰。 那一戰有突襲的成份,但可以略作忽略,那一戰事后的情報分析總結出來之后,基本上將藍星遠征軍的戰力模型,給建立成功了。 藍星遠征軍主戰成員之間的超凡能力配合非常好,有控制類能力,也有絕對殺傷力類能力。 兩者配合之下,就可以對普通的九衛行星級形成秒殺的局面。 參謀團最后給出的推測是,這樣的兩兩配合可以秒殺九衛行星級的組合戰力,藍星遠征軍內部,可能有三對。 也就是說,一瞬間就可以先滅殺掉三位九衛行星級。 還有兩位速度極快殺傷力極強的雷系戰凡,不斷的制造混亂,牽制其它人。 這是藍星遠征軍強大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以,藍星遠征軍面對數量低于十人的九衛小隊,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 十五人以內的九衛行星級,在他們面前,也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二十六人。 參謀部根據藍星遠征軍的戰力模型,給出的最終數字是二十六位九衛行星,若是同時投放到戰場,就能擊敗藍星遠征軍。 僅僅只是擊敗! 虛執甲要的是全殲。 全殲藍星遠征軍的話,參謀部給出的數據模型是三十六名九衛同時投放到戰場上。 此時此刻,虛執甲面前有三十八位九衛行星級,算他一個,有三十九位九衛,還有一個八衛行星級。 已經比較穩妥了。 不過,虛執甲并沒有馬上行動,只是看了一眼,就下令繼續等待。 目前,還有四個量子傳送通道正在建造。 因為第一批過來的好幾位九衛行星級,建造量子傳送通道經驗非常豐富,速度很快。 他們已經在建第二輪了。 這第二輪量子傳送通道,最快的一個還要五分鐘完工,最慢的一個,十二分鐘就能完成。 再等十二分鐘,就能再過來四位九衛行星級。 屆時,這一戰虛執甲麾下的九衛行星級,將達到四十二人。 遠遠超出全殲藍星遠征軍所需要的數量。 將會更穩妥。 從內心深處講,也是因為這一戰帶給了虛執甲巨大的壓力,只能勝,不能敗! 所以計劃多等十二分鐘,再多集結四名九衛行星級。 這十二分鐘,虛執甲也沒閑著。 直接拿出了一套設備,用一個只有軍方參謀部才有的超級權限帳戶,悄無聲息的進入了538號小行星的內網。 虛執甲不敢大規模的派出偵察小隊,怕驚到了藍星遠征軍,但卻可以通過量子網絡上的數據,鎖定藍星遠征軍的位置。 藍星遠征軍只是將538號小行星與靈族星際量子網絡斷開而已,并沒有徹底癱瘓538號小行星所有科技設備的能力。 而538號小行星上,有著大量的監控攝像頭和遙感設備。 現在,虛執甲就是想用這些數據,來基本鎖定藍星遠征軍的位置,然后帶著四十二名九衛行星級以雷霆之勢撲出,一舉全殲藍星遠征軍。 很多關鍵位置的科技設備,比如星球防御基地,星球總長府等地方的科技設備,早就被阿黃徹底黑掉了。 留下的,只是一些民用設備。 但虛執甲還是從大量無用的數據中,找到了有用的東西。 尤其是藍星遠征軍外出俘虜靈族行星級軍民的時候,大量藍星遠征軍的行動軌跡,都指向了一個方向。 538號小行星星球防御基地。 藍星遠征軍,就在538號小行星的星球防御基地,這也符合藍星遠征軍以前的行事習慣。 十二分鐘后,虛執甲就開始安排具體戰術。 虛執甲不敢分兵太過,將四十二名九衛,分成了兩支作戰隊伍包抄。 兩支作戰隊伍之間的距離,保持在十秒之內。 只要發現敵人,五到十秒之內,就能互為支援。 這一戰,虛執甲謹慎小心到了極點。 因為這一戰,他不能輸,也輸不起! 九衛行星級破空飛行速度是極快的。 但為防打草驚蛇,在趕到距離星球防御基地五百公里之前,虛執甲要求所有的九衛行星級,全部在地面奔行,而且要全力收斂氣息波動。 距離星球防御基地五百公里的時候,隨著虛執甲一聲令下,四十二名九衛行星級的氣息和速度全力爆發開來,像是四十二道流星一樣,直沖538號小行星的星球防御基地。 這個沖鋒速度有多快呢? 達到了每秒四十五公里這樣的速度。 這還是有些風系、雷系超凡收斂速度的情況下。 從全速爆發的那一剎那起,只需要十一秒的時間,四十二名九衛行星級,就可以殺到星球防御基地。 就算藍星遠征軍再警覺,從發現到反饋,也得三四秒的時間,再到集結做出決斷,基本上七八秒的時間就過了。 要是驚慌一下,時間更多。 這種情況下,藍星遠征軍絕對沒有逃跑的可能性。 就算他們在星球防御基地內已經建成了撤退用的量子傳送通道,也不敢撤退了。 因為量子傳送通道傳送從啟動開始到結束,最快也要十秒時間。 只要傳送還沒有結束,他們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毀掉量子傳送通道,從而將逃跑的藍星遠征軍徹底毀滅。 一切的細節,虛執甲都算進去了。 堪稱算無遺策! 絕對能夠與藍星遠征軍正面交手。 只要正面交手,軍神虛執甲現場親自指揮,絕對可以全殲藍星遠征軍。 十一秒的時間,轉瞬即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