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白鹿書院山長家的外孫女兒容貌如何,體態又是如何暫且不論,單說這白家這一房,可是一口氣連生了五個男孩才得了這一個姑娘的。 剩下的有些內容林如海并不曾與竹陽郡主透露。 因為這姑娘的父親那一輩就有兄弟六人。 這六人的身上皆有功名,現在朝內任職的就有四位。 雖然都是四品以下的小官,卻把控的全是實缺。 若是父輩一輩的本事沒有林如海做的高超的話,那么等到下一輩的時候,卻是與林崢相差不遠了。 因為這姑娘一房的五個哥哥,除了一個醉心山水在江南有小才子之稱的四哥哥之外,每一個人都是兩榜的進士出身。 二人外放,二人入朝,若說起來,還都是林崢的前輩呢。 這樣的人家對于形單影只的林如海來說實在是太合適了。 光從林如海的表情上看,竹陽郡主也明白他對于這一家是有多么的滿意。 再沉下心來細細的想想,這林府之中也無需勛貴的勢力來鞏固了,在皇權越發的集中的朝代之中,不涉及到任何的兵權的世家反倒是能活的長久。 認同了自己丈夫的選擇的竹陽郡主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她尋了幾個嫁去江南的手帕交,打聽這白家的方方面面,若是不出意外,此女子的規矩也過得去的話,這官家的媒婆就可以走動起來了。 就在林府為著林崢的婚事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的時候,賈府之中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原本凄凄慘慘搬離賈府的薛家人,竟是又搬了回來。 只是這一次,入得大觀園的人卻只有薛寶釵一個。 她帶著家中的丫鬟,住在了林黛玉已經搬走的梨香院之中,碩大的院子,光禿禿的如同雪洞子一般的可憐。 大概是覺出這其中有些貓膩,那史湘云也裝不得天真了,只是用眼睛看著薛寶釵的闖入,不過三四日就與賈寶玉廝混在了一起,徹底的將史湘云給分離了出去。 鬧得這史家的大姑娘是爭不贏也吵不贏,哭哭啼啼的抹著淚竟是回到了史家原本的家中。 這一吵一鬧的,就成了三個人的活冤家。 有關于金玉良緣的事兒傳的是沸沸揚揚,京城里就沒有人不知曉這一男二女的趣事兒的。 若是旁人拿這個事兒與寶玉打趣,這個混不吝的因為有了自己的談資,總算是放過了他的三個妹妹。 又因為三春跟著賈母求了恩典,得了一個宮內出來的老嬤嬤學習,知曉了好歹,就越發的低調了起來。 搞得眾人對于賈家的女兒風評還是很好的。 大有賈寶玉不成樣子,賈母卻是一個會教女兒的評價。 這一來一往的就過去了兩年。 兩年的時間內,林崢的婚事也明白的定下了。 就是山長的孫女,白家的初蕊。 雖然一個遠在江南一個身處京都,卻因為書信往來,對于彼此的性格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林崢覺得,這個媳婦找的著實的不錯。 字里行間都是小女兒的單純與嬌俏。 一看就是在家中被寵著長大的,卻難得沒有那么的傻白。 幻想有之,理智卻足。 對于一個宗族的宗婦來說,著實是一個不錯的聯姻對象。 兩家人走了六禮,婚事兒定的鐵板釘釘,就連陛下偶然想起來想要給林崢塞一個公主的時候,也沒有打破這份兒婚約。 這皇帝陛下一聽是清流之首的婚事兒,立馬就如同鋸嘴的葫蘆,一句話都不敢多言了。 若是讓那群酸儒們知道他企圖拆散他們一代大儒孫女的婚事,第二天他的宮門外就能跪上百八十個白胡子老頭。 腦闊疼! 所以不言語的陛下趕忙將自家帥的不行的秘書給送走了。 結婚吧,結吧,能忍的住的都是真書生。 這林崢這邊倒是一切順利,只是可憐了賈寶玉了。 因著林崢強勢的干擾,這輩子可沒有什么林妹妹與他心心相映,一訴衷腸了。 由著一人三女的格局,一下子就變成了一拖二。 因為薛家放低了身段,那薛寶釵現年也是大的可以讓林崢叫姐姐了,早在兩年前剛搬進梨香院半個月后就與賈寶玉成了親。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正經的親事。 因為薛寶釵是以妾的身份被抬進去的。 賈府之中因為與薛家有親的緣故,就算是再敗落了也是擺了幾席的酒,掛著水紅色的衣衫就給送到了寶玉的房內。 這時候做了妾的薛寶釵,可是一改當初成了妻的時候狀態。 她哪里想到要督促賈寶玉上進呢,只是一心想要在這兩年內將賈寶玉的心都籠絡在自己的手中。 曾經如此嫌棄楊貴妃的薛寶釵,在現實的磋磨之中不得不低了頭,成為了楊貴妃最為寫實的映照。 因著賈寶玉與二位姑娘的艷史實在是太過于出名,史家的兩位侯爺都被驚動了出來。 若是頭上頂著史湘云這么一個不知羞的女兒,那么史家剩下的姑娘就不用嫁人了。 他們帶著一家老小,就想與賈母討個說法。 若是史湘云與賈寶玉的婚事兒成了,那對外還能得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早就有了婚約的好名聲。 可若是沒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