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一件讓人費解的事情,同時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王帆!來!給我們伴奏,唱唱我們的新曲子。” 就在兩個果兒唇槍舌劍要一爭高下的時候,小舞臺上傳來喊王帆的聲音。 “我要上臺去伴奏了,你自己先坐一會兒。”王帆對梁涼說了句,也沒和那兩個果兒打招呼就上臺去了。 王帆上臺后就坐到了一架雅馬哈電子琴后。 舞臺上除他之外還有三個人,一個坐在架子鼓后面,兩個站在麥克風(fēng)前。 “你是王帆的朋友?” 沒了目標(biāo)的兩個果兒百無聊賴之下就開始和梁涼搭訕。 問話的是家里沒人的那個女孩,她的名字應(yīng)該叫小瑤,剛才看夜景的女孩就是這么叫她的。 “我們是老鄉(xiāng),來自一個縣。”梁涼中規(guī)中矩地回答。 “哦!你也是玩搖滾的?” 梁涼搖頭:“我不算,唱流行的。” “唱流行的?” 兩個女孩幾乎同時撇嘴,立刻就失去了和梁涼聊下去的興趣,雖然論顏值梁涼絕對不輸于這個酒吧里顏值最高的人。 被兩個果兒鄙視了。 兩個女孩不說話了梁涼也得以聽聽小舞臺上唱的歌曲。 聽著聽著梁涼就皺眉。 這是唱的什么呀? 骯臟胡同里的垃圾堆,紛飛的蒼蠅,到處跑的老鼠,一個衣衫襤褸叼著煙頭的流浪漢… 這是要表達(dá)什么? 這世界到處都是陽光沙灘海闊天空,這些東西不唱非盯著垃圾堆不放松,這是什么精神? 你就是苦悶仿徨也沒必要當(dāng)流浪漢呀。 作為重生者的梁涼是很清楚從八十年代開始,文藝圈和娛樂圈都走入了一個怪圈。 你的作品不追求一下自由,你的格局就不高。 不描述一下社會的悲慘陰暗,你就沒有人文情懷。 不揭露一點歷史的黑暗,你就沒有深度。 不寫幾段諷刺國家的臺詞,你就沒有洞見。 你的作品里不出現(xiàn)幾個外國人名,不出現(xiàn)幾個外語單詞,你就知識面狹窄,和國際不接軌。 你的作品不賣慘送悲,就是格調(diào)太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