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說話打聽-《墨桑》
第(3/3)頁
從前朝就有了關于郵驛的律法,就是這本金玉新書,到本朝,據(jù)潘定邦說,這律法已經(jīng)十分的詳細完善。
她得好好看看,看懂看透,牢記在心。
黑馬和金毛一前一后回來,兩個人先圍著鳥籠子看了一圈,再一左一右蹲到李桑柔旁邊。
“老大要養(yǎng)鳥兒了?我去買,咱們養(yǎng)什么?八哥?黃鶯?畫眉?”黑馬問道。
“養(yǎng)鳥兒太麻煩了,掛個鳥籠子看看就行了。家里還有什么菜?”李桑柔合上書問道。
“筍,芹菜,還有,后院那棵香椿樹能吃了,上好的黑油椿!”金毛急忙答道。
“黑馬燒鍋開水,去把那只臘豬頭洗洗,金毛去掰點兒香椿。”李桑柔一邊說一邊站起來。
大常不在,黑馬和金毛炒的菜難以下咽,只好她老人家親自動手了。
李桑柔剛把臘豬頭用黃酒蒸上,外面腳步聲重,大常回來了。
金毛正燒火,趕緊把旁邊一個灶也燒上,黑馬拎起大銅壺,趕緊舀滿了水放到灶上。
李桑柔看著趕的嘴唇爆皮的大常,一手拿杯子,一手提茶壺遞給他,“喝點水,先洗洗,吃了飯再說話。”
“嗯。”大常一口氣喝光了一壺茶,摸摸大銅壺外面有些溫熱了,提起來去洗澡。
黑馬和了面,金毛支起鏊子,一邊燒火一邊翻餅,兩個人很快烙了一大摞餅。
李桑柔煮了咸肉丁芹菜葉粥,炒了香椿筍絲、香椿雞蛋,豬頭肉蒸得差不多,拆開切大片,和芹菜一起炒出來。
大常看起來餓壞了,拿了兩張餅,卷上芹菜豬頭肉,幾口就咬完了,端起碗喝了幾口菜粥,再拿兩張餅卷上香椿筍絲香椿雞蛋。
一連吃了五六張餅,大常才長舒了口氣,放慢了速度。
“我先去了舊宋門,驛馬場在那里。
我尋思著,不管是南來還是北往,只要用馬,都得往那兒去,得先去那兒打聽打聽。
到驛馬場門口的小飯鋪里坐了小半個時辰,聽那些驛卒說,這幾年往北的信兒最多,北邊不怎么太平,一年到頭大小仗不斷,還有就是往江寧城那條線最忙。
我想著,這兩條線忙,都是因為軍務,咱們最好避開,我就去了淮南。
這一路上,能搭車我就搭車,往南走了二百來里路,看了十一個遞鋪,回來繞到另一條路,又看了十二家。”
大常端起碗喝了幾口菜粥。
“他們送信,分三種,步遞,馬遞,急腳遞。
步遞什么都送,說是一天六十里,要是遞送軍械重物,一天四十里。
馬遞只送信,一天一百五十里,不過馬遞不多,說是因為馬少。
急腳遞又分三種,金牌,銀牌,木牌。
金牌一天五百里,日夜不停,不走遞鋪,走驛館,驛丁和馬都是精壯。
人馬都帶著鈴鐺,驛館的人聽到鈴聲,就得趕緊騎在馬上等在遞鋪門口,接了文書趕緊跑。
銀牌急腳遞一天四百里,也是走驛館,也是不能入鋪,在鋪門口交接了趕緊走。
木牌就是走遞鋪了,一天三百里,光白天跑馬,夜里可以歇幾個時辰。
急腳遞少得很,這一路來回,我就碰到過兩回木牌急腳遞。
驛卒的俸給,米是按月給的,一石五斗,米好米壞,就難說了,就是離建樂城最近的那幾家遞鋪,至少去年一年,就一個月是新米,其余都是陳米,有一個月,米還有點兒霉了。
其它的,一年三身衣裳,多數(shù)是折錢,說是加上其它七七八八的,統(tǒng)共能拿到六七貫錢,一年!
還有,離建樂城越遠,遞鋪里的驛卒越少,也越窮,我看到最遠的那個遞鋪,離建樂城也就二百來里路,那幾個驛卒出門遞信,都穿草鞋。”
李桑柔凝神聽著,驛卒俸給這一塊,比她預想的要少不少。
唉,雖說這是好事兒,她還是有點兒難過。
“老大,世子爺能讓咱們插手這郵驛的事兒嗎?這郵驛,說是什么事關朝廷地方,帝國命脈,說是要緊軍務。”大常看著李桑柔,憂慮道。
“試試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唄。”李桑柔極其不負責任的答了句。
“我還是覺得夜香行好,那信客多窮呢!”黑馬用力咬著卷餅,嘟囔道。
“當初老大說要做夜香行,你還說屎能賣幾個錢!”金毛不客氣的揭短道。
“我哪……老大炒的豬頭肉真好吃!咱們老大點石成金,點石成金你懂不懂?”黑馬舌頭打了個轉(zhuǎn),就把臉面轉(zhuǎn)回來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漾濞|
西充县|
临泽县|
浦江县|
刚察县|
开封市|
汶川县|
长治市|
招远市|
进贤县|
林州市|
龙川县|
丹江口市|
湘乡市|
大新县|
慈利县|
虞城县|
扬州市|
伊通|
英吉沙县|
苏尼特右旗|
临沂市|
哈尔滨市|
镇安县|
宜君县|
通渭县|
永德县|
陇西县|
伊金霍洛旗|
朝阳区|
富宁县|
濉溪县|
灌阳县|
特克斯县|
卫辉市|
酒泉市|
垦利县|
华亭县|
海淀区|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