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哄好了閨女,還給閨女買了一堆東西,秦于禮覺得倍有面子,抱著崽子邊吃邊吹牛。 陳秋花一翻白眼說:“我和你爹呢?” 將手伸過去,還懟到兒子面前,陳秋花理直氣壯道:“老娘和你爹擔驚受怕了幾天,你倒好,瀟瀟灑灑地回來,就沒想過給你爹娘孝敬?” 秦老頭不知道什么時候抽起了旱煙,興許是兒子回來那刻他心里松了口氣,拿起煙抽上兩口,聽媳婦這么說,他點點頭。 老秦家的其他人見老爺子老太太都伸手要東西了,兩個媳婦是女的,不好意思跟小叔子要東西,但小孩子不同。 雙胞胎黑白面忍著往日里被三叔欺負的恐懼,兩張一模一樣的臉上揚起跟他們爹同款的傻憨嘿嘿笑,湊過去說:“三叔,咱們呢?” “三叔你不在的時候我們幫你照顧好了音音妹妹哦,我帶音音妹妹去玩了。” “我帶音音妹妹掏鳥蛋了!” “音音妹妹不吃飯我幫音音妹妹吃飯了!” “還有……” “還有啥?嗯?” 雙胞胎吶吶住了嘴,看著三叔和奶的黑臉哆嗦了下身體,躲到他們爹娘身后去:“……”小兔崽子還想要禮物,門都沒有! 雖說秦于禮沒給家里其他小孩兒帶什么禮物,卻也帶了兩套書回來。 這書是大城市里的小學到初中的教材和練習冊,滿滿的一大箱子裝在大口袋里,先前老秦家的人還以為是啥東西這么重,掏出來一看,好家伙厚厚好幾疊的書! 老秦家的幾個孩子看了目瞪口呆,大花挺高興的,雙胞胎和小花哭喪著臉,三叔可真壞,不給禮物就算了,還給買書!這么多書得看到何年何月啊! 秦于禮笑了笑,“用不著幾年,從現在看到上完初中為止!” 孩子們:“……” 和公社這邊的鄉下小學比,大城市的教育資源要高上幾個級別不止,公社小學沒啥資源,就是幾個生產隊湊錢辦起來的。 鄉下地頭活多事忙,到了春種秋收這倆季節的時候,學校還得給孩子們放假,讓他們回家幫忙。 學習沒專心學習,各種資源又跟不上,怎么會學得好? 左右學校老師也不指望孩子們多天才,能知禮識字他們就算完成任務了。 不僅僅是老師這么想,家長們也這么想,這年頭能認字就不錯了還想咋地? 雖說城里頭啥中專畢業就能分配工作的,放老農民身上還真不是很適用,孩子們普遍念書沒有城里孩子好,考不考得出去另說,哪怕真考上了也沒城里孩子有優勢,人家有人脈教育還領先,咋比? 城里工作資源也緊張,人家好工作都緊著兩種人,一種是有背景的,一種是優秀學生,兩樣不沾邊,要想分配個工作得排隊,等哪個單位要人了,這邊學校再挨個給你篩選,按照這樣的,等排到你的時候得何年何月? 就因為這種現狀,老秦家的本也沒指望家里出個什么讀書人,就跟村里其他人想法一樣。 見三兒費這么大功夫帶回這么書還納悶,有這個功夫和錢去弄點吃的喝的還是別的不是更好? 秦于禮看了看身旁的崽子,要不是為了他閨女,他才不帶這些死沉的書回來。 畢竟崽子看起來笨呼呼的,得多讀書否則以后被人騙咋辦? 想是這么想,秦于禮說:“這就不懂了吧?咱家往上數幾輩都是農民,爹娘還有哥嫂你們就想以后看著老秦家的孩子以后繼續過這樣的生活?指望著天吃飯,成天在地里賣力氣?” 他們猛搖頭,當然不想了,種田是踏實沒錯兒,可實在苦,還沒啥出路,全看老天爺賞臉吃放,拿今年來說,天氣不好,莊稼收成也不好,可不就是要挨餓了? 要是能去城里吃供應糧,再怎么餓也不著他們。 秦于禮拍了拍書,“這一套是我從海市搞來的,沒關系還真弄不出這一全套的書,東西來得不易,你們要真不稀罕,我可就搬回房里以后讓我閨女自己看了。” 團子看著跟自己差不多高的書,比劃了下,抱著爸爸胳膊很是捧場說:“音音要看書,音音一年看一本,等把書看完了音音就能長得比書還高了。” 秦于禮笑了,拍拍她小肥臉,“一年就一本兒?看把你給能的,可真有出息!” 還是陳秋花從三兒子話里聽出了其中門道,三兒子說要弄吃的容易,弄這些書反而是千難萬難,不是有錢就能買的,這書這么難搞, 一定是有用處的? “大城市里人家什么都學,里頭的孩子學得多自然考試考得好,咱們公社小學就教教認字和基本的算數,所以考出去外面難。” “等于現在家里有了跟城里孩子一樣的書,只要他們努力學,不說比人家好,但加把勁兒說不定能考出去外面。” 這下老秦家的人都明白了,有了這么多書看,要是孩子們努努力去學,以后考上城里的高中和中專,甭管是哪個,一定會出息的! 老秦家大兒媳趙月芽挺著一個大肚子激動得直顫抖,“三弟,咱也不知道咋說,嫂子真是謝謝你了,我讓大花小花好好讀書,以后出息了孝敬你這個三叔。” 她這幅模樣,把秦國樹嚇得不輕,他媳婦本來說是年前會生,結果不知咋地,里頭的孩子硬是沒啥動靜沒有要出來的意思,他媳婦倒是挺高興的,說孩子聰明知道挨過年尾等年頭再出來,年頭的孩子占便宜。 陳秋花哼了一聲,板著臉說:“小丫頭片子還想要讀書?讀完小學就該回來幫家里干活兒了,你這不是又要生一胎?到時候讓這倆大的幫著帶。” 大花漲紅了臉,想說啥,愣是不敢說。 她想讀書,想要有出息。 趙月芽本來挺高興的,聽婆婆這么說,低下頭,也沒敢說話,她也沒底氣,村里的女娃娃沒見過哪個上初中的,大多是直接沒念書,小學都沒上。 她這兩個女兒能上小學已經比很多吃不飽飯天天在家跟長工一樣干活的女娃娃要好上很多了,趙月芽悶聲挨說不敢反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