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林謙所言的這般,當今華夏的希望小學,數量雖多,但是質量確實良莠不齊,剛剛修建的校舍和幾十年前修建的校舍,兩者間的差距真的是天差地別。 “標準低,便意味著條件較差,而條件較差,就會在無形中勸退許多有意向來鄉下支教的年輕老師,使得鄉下希望小學的師資力量得不到補充,從而淪落到空有校舍但是卻沒有老師的尷尬境地,最后希望小學停擺。” “對于這種現象,我覺得沒什么好批判的,能忍受艱苦條件下鄉支教的年輕老師,我們應該敬佩,但對于那些有心支教但是因為條件艱苦而望而卻步的年輕老師,我們也應該理解,畢竟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批判解決不了實際困難,只有從根源上解決造成實際困難的問題,才能徹底解決這種惡性循環。” 林謙說的興起,他將腿放下,身子坐正了些許。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并不是無的放矢的,在這半年時間里,林謙從最開始的希望小學項目,到建立林氏慈善基金會,再到剛剛結束的孤兒院項目,他可謂是事必躬親,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確實是收獲良多,感悟頗深。 “希望工程,只是國家想要徹地解決貧困這項宏偉目標中的小環節,所以在資金方面肯定是有限的,將標準放低,盡可能提高數量,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而我們林氏慈善基金會的切入點,就是彌補國希望工程在這方面的短板,將那些許多年份久遠的希望小學重建,盡可能的將標準提高。” “我們所建立的彩虹城堡式希望小學,校舍環境優美,各項配套設備齊全,所以在百所希望小學正式投入使用后,便立馬收到許多有意要來支教的年輕老師,瞬間解決了困擾已久的師資問題。” 林謙越說越起興,那隱藏在鴨舌帽的雙眸,在不知不覺間變得越來越亮。 “同時,我們所建立的彩虹城堡式希望小學,它從此成為了一個標桿,這是我們為所有民間慈善事業立下的一個標桿,短短小半年時間,彩虹城堡式希望小學就從原本的100所增長到了如今的207所。” “以前沒有標準,那么我們林氏慈善基金會就來設立這個標準,當大家都以我們林氏慈善基金會的標準延續下去時,終有一天,我們華夏的希望工程會以我們民間力量,發生徹底的質變,從而真正實現城市教育與鄉村教育相對平等的愿景!” 林謙說到最后,語氣變得越來越有力、越來越堅定,使人聽起來就有種想要信服的力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