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個時代找車拉貨也是比較麻煩的事,尤其是向嘉南區這種經濟比較落后的西部地區,這里不想沿海開放城市,這里民營經濟真正加速還是去年南巡講話之后,私人有卡車的是鳳毛麟角。 而公家的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很多比較麻煩,只有自己有了才比較方便。 不過李宇航這也有點慘,這批貨他沒有現金入賬的,他現在還差著供銷社23300塊,這批貨剛好抵之前的欠款,人家供銷社早就算好了的。 甚至李宇航猜測之前給他提供種植、薄膜、五金產品的時候,供銷社這邊就有這計劃了。 當然這也是對他的一種扶持,讓他自己銷售產品也減輕了不少壓力。 李宇航計算了一下,這一季茄子、青椒、生菜銷售完的話,除了這抵賬的,還能有兩萬多收入。 而下個月黃瓜也會上市,加上一月份番茄上市,到時候手里就開始富裕了。 關于信用社貸款,短時間李宇航沒打算還,他還要不斷擴張自己的事業,一是這里大棚種植還要擴大,第二就是嘉南蔬菜批發市場,他有資金之后,會建立一個川北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 “爺爺,那邊我這幾天就會安排,到時候家里就由你和奶奶還有我媽多看著點,等年底爸爸辭職回來之后就好了,到時候讓他管理大棚,我負責城里的事務。” “你爸是該回來了,以前這不確定,也不敢讓你爸丟了工作,現在走上了正軌,也不擔心了。” 現在的李才良連村里的會計都辭了,專心負責公司財務,幫自己孫子掌管好資金。 有著李承澤回來,自己孫子也能夠去城里闖蕩,雖然這里已經發展不錯,他還是不愿意李宇航待在農村。 在他的觀念里城里人才是最好的,這也是這一時代農村人內心最真實的寫照,都向往能夠成為城市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