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40章甘之如飴-《太白紀略》


    第(1/3)頁

    街市上劍拔弩張的,眼看便要大打出手,和事佬荀羨卻垂頭喪氣的回來了,一屁股坐下,連灌三碗酒,悶聲不吭一字不提。

    司馬白不禁打趣道:“你這副吃癟的樣子,倒真是少見。”

    荀羨白了他一眼,又是連灌三碗酒,還是悶聲不吭,他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沒想到架打不成,連和事佬都當不了,想來心中是極窩火了。

    裴山好奇問道:“對面這些兵馬到底什么來頭,竟敢和羽林軍如此叫板?”

    司馬白也問道:“聽說是你大嫂嫂家的兵馬?是私兵么?”

    荀羨嘆了一聲:“倒也不能說是私兵,但這支兵馬卻是姓周的,是尋陽周家牽頭,江東本土士族傾兩代之力,打造出來的一支強兵,叫做南兵。其實這里面也有些老輩里的淵源,建康的羽林軍大都是中原喬遷士族出身,原本就和江東本土士族不對付。”

    原來如此!司馬白和裴山對望一眼,心中已經了然,永嘉之亂后,中原士族紛紛喬遷避禍,無論遷居到何處,都難免同當地士族有紛爭。

    拿遼東來說,封抽叛亂的根子,就是僑土不和,土族視僑族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惜結援外敵,也要誅之而后快。

    換到江東看來也是這般情況,朝臣爭權奪勢,百姓搶水爭地,當兵的三言兩語便動拳頭,真是再平常不過了。

    司馬白又朝窗外瞅了瞅:“不過我倒是好奇,這傾兩代之力打造出的南兵,究竟有多強呢?”

    “西軍鎮荊襄,東軍鎮兩淮,至于南方江、廣、寧、交等腹心州郡,都是靠南兵鎮守,而南兵里的殺手锏,就是樓下這支兵馬,八千鎧馬甲騎,號之烽陽鐵旅!”

    “哦?八千?”司馬白眉頭一挑,嘖嘖贊道,“江東士族能湊出這八千鎧馬甲騎,當真是不易啊,那可真是寶貝疙瘩了。”

    荀羨接著道:“朝廷素來缺馬,更缺會騎馬打仗的將士,而鎧馬甲騎尤為稀少,西軍僅有兩千鎧馬甲騎,東軍才三千不到,烽陽鐵旅的驕橫,你便可想而知了。”

    司馬白卻搖頭一嘆:“南方內陸水網縱橫,山地綿亙,步兵和輕騎才更實用,這支鎧馬甲騎可是放錯了地方,可惜,可惜!”

    他沒好意思說破,這支鎧馬甲騎與其說是鎮守地方的支柱,倒不如說是與朝廷對峙的本錢!大晉朝廷這江東一隅之地,也不是鐵板一塊啊!

    荀羨苦笑道:“誰說不是呢,但朝廷有朝廷的難處,再是眼饞也要不來的!不過庾相今次倒是好大顏面,竟將烽陽鐵旅借來了。”

    司馬白暗自點頭,今次北伐要想挺進豫州平原,沒有一支強騎在手,換做是誰當統帥,心里總是不踏實的。

    裴山看了看只顧吃肉的熊不讓,憂慮道:“北伐當前,小打小鬧也便罷了,這兩千多人要是打起來,豈不成了內訌兵變?庾相哪里能忍,非得揪出幾個行軍法不可,咱家不讓可別當了那個冤大頭!”

    荀羨寬慰道:“裴大過慮了,庾亮現在鐵定也是頭疼,烽陽鐵旅好不容易借來的,還指望打硬仗,他是不敢輕易得罪的,建康那幫世家子也都是有頭有臉,他也得忌憚幾分,至于不讓,嘿,他但敢欺負老實人,就讓他吐出那十船軍資!”

    “鬧到這樣,誰都下不來臺階,只能靠各自管事的強行勸開,喏,元子來了,這下打不起來了吧。”

    司馬白不時的朝街面上張望,兩邊推搡正緊,一個魁梧的身影拍馬趕來,正是這支羽林軍名義上的首領桓溫。

    荀羨卻哂道:“他來有什么用?朝廷雖器重他,但要說建康城里廝混,由其那些少爺兵里,他還沒我混的開,更別提烽陽鐵旅了。”

    裴山問道:“桓將軍既來了,那對面主事的將軍也該到了吧,不知是哪位?”

    荀羨撓了撓后腦勺,也是詫異:“說來也怪,鬧成這樣還不見飴郎露面,不是他做派啊。”

    “飴郎?”司馬白問道,“聽起來,你們倒是很熟悉啊。”

    荀羨哈哈一笑:“畢竟有親戚嘛,我大嫂家里的小老弟,周飴之,哈哈,那可是個妙人,人贊周家小郎,甘之如飴,號稱江東第一小舅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临汾市| 龙口市| 长兴县| 广宁县| 淄博市| 阳山县| 安塞县| 利津县| 清徐县| 东源县| 汉沽区| 陇南市| 二手房| 齐河县| 泰来县| 西华县| 嫩江县| 清水县| 新竹市| 咸宁市| 肇东市| 峨眉山市| 饶河县| 江川县| 伊春市| 新郑市| 奉化市| 周口市| 阿坝| 阜平县| 祁连县| 萝北县| 彭泽县| 涿鹿县| 精河县| 桐梓县| 连城县| 河东区| 剑河县| 手游|